12月10日:
美陸1師全部透過水門橋,越過黃草嶺向真興裡撤退。20軍58師、60師戰鬥人員只剩一百多人,仍然頑強追擊。
12月11日:
凌晨1時,20軍幾十個人追上美陸1師後衛部隊,美軍已成驚弓之鳥,坦克兵放棄坦克和步兵一起放肆逃跑,被志願軍繳獲7輛坦克。
同日美陸1師全部進入真興裡,此一路美軍損失300餘人。
此後的戰況就是美軍在公路上由飛機坦克掩護撤退,志願軍沿著公路兩側的山地追擊,再無大的戰鬥。
12月12日:
美第10軍10餘萬人開始從興南港上船。
12月15日:
美陸1師開始從興南港上船。
美軍艦載飛機、艦炮組成密集火力網,阻止追擊而至的27軍、26軍進攻企圖。
12月24日:美軍將剩餘物資、裝置爆破銷燬,永遠的離開了北朝鮮。
總體說完,再來看看比較突出的柳潭裡戰役,位於長津湖以西10公里的柳潭裡是長津湖戰役的序幕,1950年11月27日,一場慘烈的戰鬥在柳潭裡拉開了序幕,守衛柳潭裡的是美軍從瓜島一直打到沖繩島的美國陸戰1師,進攻的一方是解放軍華野頭等主力師27軍第79師,其下屬235團還是赫赫有名的“濟南第一團”。
1950年11月9日,志願軍第27軍乘火車從安東市到達臨江,一路停靠站點發放棉衣、棉帽及部分的棉大衣和棉皮鞋,由於時間緊迫彈藥、醫療藥品、戰鬥器材、糧食都沒有補足,尤其是三分之一的人員沒有棉大衣,皮帽子、棉鞋,第27軍的79師入朝後在零下27度的積雪中徒步行進了七天,途中人煙稀少,山高路滑,還受到了五次空襲,傷亡15人,為了防空,戰士們全部翻穿白色棉衣在夜間行軍,由於運輸線延長,第27軍很快斷糧,只能靠土豆、黃豆支撐,11月17日才到達梨水坪地區集結,根據第九兵團的命令,第27軍第80師、第81師攻擊新興裡,擅長穿插的59師遷回到柳潭裡以南、切斷美軍退路,擅長攻堅的第79師同時展開3個團從北向南攻擊柳潭裡。
第79師師長蕭鏡海命令第235團先奪取1348.1282.1241高地,第237團佔領小德東山及西南山,第236團佔領1167高地,然後過江攻佔1200、1100高地,以分割柳潭裡與新興裡的聯絡。第236團將3營佈置在左側公路,在搶佔1167.1高地後由梅香裡渡江,若不能渡江則沿北岸公路配合第1營攻擊,1營佈置在校洞裡以南,等待第235團佔領1240高地後再發起攻擊,2營以6連一個加強排佔領1264.6高地擔任側翼警戒,營主力擔任團的預備隊,第236團由三個步兵營,1個重迫擊炮連,一個人力運輸連,一個擔架連和一個獸力運輸排組成。共有100毫米重迫擊炮4門,重機槍18挺,82迫擊炮9門,60毫米迫擊炮27門。
全團應編3434人,但當時作戰迫在眉睫,實際只有2810人,其中團部108人,後勤處80人,特務連55人,偵察連166人,擔架連183人,輪訓隊100人,迫擊炮連62人,炮連111人,衛生隊42人,一營營部46人,機炮連144人,1連161人,2連158人,3連139人,二營營部47人,機炮連150人,4連156人,5連148人,6連143人,三營營部49人,機炮連144人,7連137人,8連160人,9連121人,每個步兵班輕機槍1挺,衝鋒槍2支,一人徒手,其他人均持一支步槍,每個戰鬥人員還有4枚手榴彈,配有一個基數衝鋒槍、步槍彈藥,0.5個基數輕機槍彈藥,2.5個基數重機槍彈,還有1250噸彈藥留在了臨江,因為整個27軍只有20輛2噸卡車,全軍日需85噸糧食,運送一次需要往返5天,連運糧食都不夠,更別說彈藥。
陸戰1師師長奧利弗.史密斯少將認為長津湖根本不適合機械化的美軍作戰,但在麥克阿瑟催逼下,11月24日,他的陸戰1師先頭部隊還是進入了柳潭裡。11月24日,蘭德福·羅克伍德中校率領的美國陸戰1師第7團第2營首先進入柳潭裡,隨後團長霍默●利茲伯格上校帶領陸戰7團第1、3營也先後到達,11月2527日,陸戰第5團第2、1、3營也到達柳潭裡,27日早晨8時25分,陸戰7團3營在威爾蒙·哈里斯中校中校指揮下向武坪裡前進,佔領了1426高地和1403高地,隨後陸戰5團2營在營長哈歐德.羅伊斯中校指揮下向1271高地前進,遭到了頑強抵抗,霍默.利茲伯格上校預感不妙,雖然有俘虜供稱附近有2箇中國師準備攻打柳潭裡。
但霍默.利茲伯格上校看著俘虜單薄的衣服,並不太相信中國軍隊穿這樣的衣服能在零下40度的野外作戰,霍默.利茲伯格上校派出了空中偵察和地面偵察小組,空中偵察什麼也沒發現,但地面偵察小組在西南和北面發現大量中國部隊,中午過後還發現中國偵察兵抵近柳潭裡偵察,下午15時,利茲伯格上校和5團團長雷蒙德.默裡中校都意識到危險即將來臨,不可能繼續進攻計劃,立即下令停止進攻轉入防禦,此時美軍在柳潭裡共有5個步兵營加1個步兵連,1個炮兵營加4個炮兵連,18門155毫米榴彈炮、30門105毫米榴彈炮以及24門107毫米迫擊炮,這些炮兵在柳潭裡東南開設炮兵陣地,由炮兵第1營營長哈威·菲漢中校統一指揮,炮口全部指向西方和西南方。
本來每個陸戰團還有一個擁有5輛坦克的反坦克炮連,但柳潭裡的美軍沒有一輛可以使用的坦克,由於下碣隅裡——柳潭裡公路簡陋又結了一層厚冰,M26重型坦克可能難以通行,於是在27日先派了1輛M4A3坦克來探路,這輛M4A3坦克用了三小時才到達柳潭裡,天黑前坦克乘員在就乘直升機返回下礙隅裡,準備28日引導4輛M26坦克透過下碣隅裡——柳潭裡公路。同日,第1勤務營分遣隊運來了3日份量的C種野戰口糧和B種野戰口糧、還有巧克力、飲料,餅乾、麵包、口香糖、燃料以及2個基數輕武器彈藥,為了能送來更多補給品,陸戰第5.第7團除了留下約40多輛卡車,其他卡車也隨分遣隊返回下喝隅裡。
柳潭裡一個是四條公路交匯的盆地,周圍由五座山峰和連綿的高地環抱,霍默.利茲伯格上校將10個步兵連環繞柳潭裡建立起環形防線,陸戰7團3營H連佈置在1403高地山頂,陸戰5團2營E連佈置在1403高地南坡,陸戰5團2營D連佈置在1426高地山頂,陸戰5團2營F連佈置在1426高地北坡,陸戰7團3營G連佈置在1294高地山頂,陸戰7團1營A連佈置在1294高地和1276高地間的山谷,陸戰7團1營C連1排佈置在1276高地山頂,陸戰7團1營B連佈置在1276高地和1167高地的山谷,這裡是柳潭裡正東面,陸戰7團2營D連佈置在1240高地山頂,陸戰7團2營E連原本佈置在1384高地山頂,但E連上錯山了,導致1384高地山頂無人,僅南坡有陸戰5團3營丨連一個排,另外陸戰7團C連和F連扼守下碣隅裡——柳潭裡公路中間的德洞關。
11月27日17時,中國軍隊在長津湖東西兩岸同時動手了,根據計劃,89師和79師237團負責擊破陸戰7團3營H連、陸戰5團2營E連、F連,首先奪取1403高地,79師主力負責擊破陸戰5團3營I連、陸戰7團2營D連、E連,奪取1384、1282、1240高地,59師擊破陸戰7團1營C連、2營F連,搶佔德洞關切斷柳潭裡退路,理論上每個陸戰營要面對中國一個師,但山地地形使中國軍隊很難展開,優勢並不理想,79師的重點就是1403高地,陸戰7團3營H連本來計劃憑藉有利地形控制山谷,但陸戰5團2營之間有一個空隙,陸戰5團2營E連和F連在H連以北公路上,D連在公路以南,27日22時,79師237團1營1連在炮火支援下首先發起進攻,正好從3營H連和2營E連之間的空隙之處部滲入,迅速奪佔1403高地。
陸戰5團2營E連立即反撲擊,79師237團1營1連突擊排在美軍三面火力夾擊下傷亡慘重,剩下5個人堅守到3連趕到,雙方在1403高地展開了反覆爭奪,237團最終獲勝,但傷亡巨大,陸戰5團2營E連也退回山谷,在1403高地戰鬥的同時,235團1營本來是攻擊1240高地,但走錯路,攻上了陸戰7團2營E連防守的1282高地,E連連長菲利普上尉在235團1營第1、2連距離美軍34米才下令開火,造成235團1營嚴重傷亡,235團1營馬上改變戰術,以小單位在正面吸引美軍注意,主力從後方遷回,打死了菲利普上尉,雙方激戰了2小時,235團1營第1、2傷亡殆盡,180人的E連也剩下了40人。
28日凌晨3時,35團1營3連趕來增援,打敗了趕來增援的陸戰5團1營A連,在5時奪取了1282高地,美軍陸戰5團1營C連又趕來發起反擊,又奪回了1282高地,235團2營負責攻擊1384高地,這高地本來是由陸戰7團2營E連防守,但E連錯上了1282高地,陸戰5團3營發現後來不及補救,只好在南坡以3營I連1個排建立警戒線,另外韓國警察在其身後270米處佈置兩挺機槍,由於1384高地主峰無人防守,被235團2營輕鬆佔領,隨後用45分鐘突破了3營I連警戒線,韓國警察轉身就逃,235團2營居高臨下攻擊陸戰5團3營營部,打死副營長約翰坎尼少校,而營長R塔普利特中校獨自藏在帳篷裡組織反擊,奪回了主峰並立構築陣地。
柳潭裡最重要的戰鬥是1240高地,1240高地地勢陡峭,叢林茂密,山頂長20米,寬約4至5米,對面300米三個圓頂,站在山頂上可以看到右下方的柳潭裡和公路,山角與1282高地相連,公路左邊是1167.1高地,這裡本來是236團3營的攻擊目標,21時30分,236團從赤水裡抵達校洞裡,3營在1167.1高地沒有發現敵人,3營第8連一部分佔領1167.1高地西南側,一部分佔領了1240高地東南,第79師部要求尋找水閘,偵察了2個多小時沒找到水閘,79師師長蕭鏡海命令章塵團長指揮236團過江,他們犯了一個大錯,如果他們繼續走1167高地,就撞上哈威·菲漢中校指揮的炮兵群,就有機會殲滅這個一夜對發射了數千發炮彈,打退235團2營第三輪猛攻的炮兵群。
可章塵團長一直到凌晨4時30分才找到第3營,考慮到天要亮了,於是下令第7連在1167.1高地向西,第8連在1240高地向西北,第9連從北邊,聯合進攻1240高地,放過了擊破柳潭裡的最佳機會。
作為尖兵,第7連第6班和4班13名士兵先越過公路,1240高地上的陸戰7團D連在距離尖兵班第3組20米處突然射擊,6班傷亡兩人,6班長讓第3組與火力組正面牽制。
第1組、第2組從右方遷回到敵人側背攻擊,殲滅10餘人後進至距山頂10餘米處投手榴彈,炸傷了D連連長米爾頓赫爾上尉,6班分三面進攻,一下把D連趕下了山頂,滿臉是血的米爾頓赫爾上尉帶著16人在斜面堅守。
凌晨1點45分,陸戰第5團C連3排趕來增援,和第7連3排撞上,3排傷亡十餘人,連長犧牲,副連長聶子玉和3排排長呂以寸正在猶豫間受到美軍兩個連夾擊,3排傷亡殆盡,8連以為7連得手,一擁而上,遭到D連射擊,傷亡巨大,章塵團長見攻擊失利,命令236團1營9連與3連掩護7連和8連撤出戰鬥,1營3連在掩護中發現美軍正在搶佔山頂,但沒有搶先一步佔領山頂,失去了機會,236團3營傷亡到只剩下3個排,休整到上午8時再次進攻,由於行動遲緩,又改為下午3時,這次吸取了教訓,以分散隊形猛攻,順利攻佔主峰,把美7團D連趕岀150米,D連幾乎全部傷亡,5團C連3排也傷亡一半,到了黃昏陸戰5團D連換下了7團D連準備反撲,而236團也以2營接替傷亡很大的3營守備1240高地。
236團2營6連134人在晚上22時接防後,連長王紹雲以3排8班在正面防禦高地右側,第7班防守山角,9班在陣地左右方隱蔽,1排和在2排高地後側隱蔽待命,隨時準備由從左右發起攻擊,6連共有3門60毫米迫擊炮,6挺輕機槍,25支衝鋒槍,營長又把5連3排,兩門82毫米迫擊炮、3門60毫米迫擊炮,兩挺重機槍加強給6連,迫擊炮分成三個組佈置在1排陣地後山腰,在200餘人只有40把鐵鍬8把鎬頭情況下,戰士們還是花了5個小時構築了防禦工事,但這些工事大部分是沒有遮蓋物。偽裝和交通壕,炮兵陣地也比較暴露,陣地右側空虛。
11月29日拂曉,2排副排長帶領3名戰士前去偵察,在山腰受到前來進攻的陸戰第5團D連40多人射擊,犧牲一人,幾分鐘後,美軍炮兵和戰鬥機猛烈轟擊1240高地一個小時,之後美軍就衝了上來,本來王紹雲連長想等美軍靠近到50米才開火,掩護側翼出擊部隊出擊,但個別戰士在200米就開火,王連長的戰術沒辦法用了,只好命令全連開火,打垮了美軍第一次進攻,但美軍強大的炮火摧毀不少防禦工事,下午14時,美軍一個排攻上了1240高地前沿,但在7班的刺刀和手榴彈打擊下了下被擊潰,作為預備隊的第2排加入戰鬥,但隊形十分擁擠美軍炮兵炸死炸傷19人,剩下靠近山頂時受到密集火力封鎖下,還沒接觸就喪失了戰鬥力,最後10個人按替3連7班陣地,配屬的5連第3排接替6連2排的陣地。
這時的氣溫急劇下降到零下40多度,下雪溼透衣服,導致不少戰士凍傷,凍僵凍死,因沒有熱飯和吃冰雪還普遍拉肚子,下午15時,陸戰5團第1營100餘人在火力掩護下再次發起進攻,幾乎摧毀了6連所有陣地,6連經過慘烈的肉搏戰才擊退正面攻擊,美軍利用密林偷偷摸摸到第3排前沿,突然突破8班陣地,王紹雲連長帶領5連3排沿左側出擊奪回陣地,之後陸戰5團第1營又發起第四次攻擊,但又被打退,到29日黃昏,6連斃傷美軍100餘人,自身也傷亡75人,章團長認為6連已經無力堅守了,因此他命令1營3連線替,11月30日,1營3連打退了美軍多次三路進攻,12月1日,27軍94師投入戰鬥,美軍開始逃跑,236團於14時30分佔領了柳潭裡。
縱觀整個長津湖戰役,美軍作戰減員4418人,凍傷減員7313人,其中死亡及失蹤2500餘人。九兵團戰報是殲敵7000多人,一說是統計口徑不同,比如新興裡潰散的1000多美軍,志願軍是計入殲敵數的,而美軍已經收攏了這批人,自然不算。二說是由於志願軍根本就沒有糧食了,所以很多俘虜都被放走了。
說到糧食,27軍、20軍還在行進途中就已經糧食不濟了,但後勤轉運十分困難,朝鮮人不信任志願軍,大批大批朝鮮人越過志願軍防線逃難到美軍營地。還有少量朝鮮人利用志願軍對朝鮮人的不威脅、不阻攔,往返穿越志願軍防線將情報報告給美軍,也有說法是隨行韓軍假扮平民所為。從柳潭裡開始就有大批朝鮮人跟隨美軍撤退,長津湖地區大約有幾千人,最後共計9萬多朝鮮人在興南港隨美軍離開。而走在後面的26軍無糧可籌,餓死的也不少。
九兵團此戰作戰減員14,000餘人,凍死凍傷30,000餘人,其中凍死4000多人,陣亡7300餘人。
儘管在長津湖戰役中九兵團戰役準備、戰術行動均出現多處重大紕漏,但九兵團克服巨大困難、發揮超強意志和勇氣迫使美陸1師及整個美第10軍撤離北朝鮮,戰略上無疑是一巨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