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7軍攻入新興裡,繳獲“北極熊團”團旗。美7師決定突圍但指揮混亂,下午4時後蒲的美軍就撤回到下碣隅裡,導致突圍美軍無人接應。費斯中校在指揮突圍時被擊斃,美軍潰散越過冰面逃亡。至12月2日凌晨4點戰鬥結束,此役實際殲敵2000餘人,1050人逃回下碣隅裡,其中只有385人是全須全尾。而81師242團5連全部凍死在阻擊陣地上,此為第一個“冰雕連”。
美7師31團級戰鬥隊被殲,1是實力浮誇,雖然有“北極熊團”稱號,但實際戰力就是普通美陸軍水平,不能與美陸戰1師相比。這也是九兵團調整作戰後決定先拿他開刀的原因。2是防禦鬆垮,兵分三處駐防,一開戰就被分割。後來雖有兩處合兵一處,但沒有組成環形防禦圈,防線成帶狀分佈,繼而被27軍突破。3是指揮錯亂,確定突圍後,後蒲部隊接到命令提前撤退導致突圍至此的部隊沒有接應。4是戰鬥意志薄弱,最高指揮官遠遁戰場之外,兩任戰場指揮官陣亡後第三任指揮官放棄指揮,一千多人逃跑,剩餘部隊各自為戰。
九兵團這邊呢,戰場偵察不力、情報不準,導致戰役一開始在事實上就未能達成集中兵力殲滅敵人的原則。79師一個師主攻美陸1師主力,打、打不下來,圍,未能圍住。58師一個師延誤一天後圍攻美陸1師指揮、後勤基地,同樣打不下來也圍不住。
在當時受飢寒交迫的影響,九兵團是第一晚戰力最強,第二晚次之,再以後戰力就下了一個層次了,無論是接戰部隊、潛伏部隊還是預備部隊,實際戰力都已大為減損。
對美軍機械化空地一體作戰的能力沒有認知,進攻作戰傷亡巨大,而佔據公路兩側高地阻斷敵人的策略實際上沒能達到預期效果。
至此九兵團各部戰鬥減員、凍死凍傷減員極其嚴重,糧食彈藥也幾乎耗盡,實際上已無力遂行進攻作戰任務。
12月2日:
27軍79師在柳潭裡至下碣隅裡公路北段、20軍59師在柳潭裡至下碣隅裡公路東段與突圍美軍浴血奮戰。
12月3日:
結束新興裡戰鬥的27軍81師241團、242團跨過長津湖佔領東段公路北側高地。但是死鷹嶺陣地被美軍突破,德洞山口美軍一個連損失過半,仍舊據守在陣地6夜6天,並俘獲志願軍近百名。20軍59師退出戰鬥,177團一營只剩60餘人,接到撤退命令後卻沒有撤下來,因為手腳都凍壞了,爬都爬不動,直到晚上才被揹回來。177團二營堅持到黃昏才撤退,其中6連全部凍死在阻擊陣地上,此為第二個“冰雕連”,寫下絕筆詩的宋阿毛就是該連戰士。
晚7時,美軍先頭部隊已抵達下碣隅裡。晚22時,81師243團才趕到西心裡附近。
不知道是聯絡延誤問題還是戰況上報的問題,3日深夜***還在致電九兵團,要求其加速26軍調動,圍困柳潭裡美軍,實施圍點打援的作戰方案。
12月4日:
81師243團與美軍反覆爭奪西心裡附近高地。白天終究是屬於美軍的,被美軍奪路全部撤回下碣隅裡。柳潭裡美軍傷亡計1500多人。
12月5日:
下碣隅里美軍準備撤退,開始空運轉移傷員。至第2日轉移傷員數千人。
當天20軍89師從社倉裡與美3師7團一直糾纏作戰至下通裡後撤出戰鬥。
晚8:10,美軍兩架B26轟炸機投下了6枚500磅炸彈轟炸下碣隅裡。油料被擊中,火光沖天,映照了整個天空,美軍、志願軍都驚呆了。
深夜,26軍76師、77師趕到下碣隅裡,與58師交接陣地。其88師還在路上磨蹭,78師則在東線掩護整個兵團側翼。26軍原計劃6日晚發起進攻,但美軍拂曉即開始攻擊撤退,26軍被迫倉促應戰。
12月6日:
凌晨4:30,美軍前鋒即開始撤退行動,與76師鏖戰,到下午突破阻擊,離開了下碣隅裡。
上午7:30,美軍後衛開始進攻東山陣地,下午14:30佔領。志願軍組織反撲但指揮無能,竟然在大白天就在1701高地前兩個山頭之間的山脊組織部隊準備進攻。當即遭到美軍飛機狂轟亂炸,死傷慘重。美地面部隊趁機佔據兩旁的山頭,用重火力封鎖該部撤退路線。該部既無力防守也無法撤退,遭到美軍單方面屠殺,不得已投降,最終被俘220人。
晚,26軍再次組織反擊東山陣地,未能成功。
12月7日:
凌晨2時,26軍連夜再一次組織對東山陣地以及撤退途中的美軍全面猛攻,仍然未能成功。從11月28日晚開始的東山戰鬥,也就是美軍軍史廣為傳揚的東丘戰役。
凌晨6時,美軍後衛開始撤退,76師、77師還在頑強奮戰。同時美軍前鋒抵達古土裡,上午10時,前鋒部隊全部進入古土裡。
上午8時,美軍後衛與剛剛趕到的26軍88師激烈交火,下午15時突破阻擊。
此兩天一晚將26軍打懵了,其主力76師損失就高達6000多人,可以說戰鬥部隊喪失殆盡。
當天午夜美陸1師全部撤至古土裡,整個撤退過程傷亡600餘人。美海軍航空兵司令哈里斯將軍的兒子哈里斯中校在帶隊掩護美陸1師輜重運輸一隊撤退時被擊斃。此人在前面柳潭裡作戰時曾命令一個連撤出陣地拱衛自己營部的安全,天命昭彰終究難逃。
12月8日:
凌晨2點,美軍剛剛到達古土裡即開始撤退,向黃草嶺進軍。著名的三炸水門橋就發生在這裡(12月1日,60師炸第一次,12月4日,60師炸第二次,12月6日58師172團炸第三次)。在水門橋以北阻擊的是20軍58師殘部,約6~7個連,每連不足百人,由師參謀長胡乾秀,174團政委郝亮帶隊指揮。但指揮所不幸被美軍飛機發現,火箭彈直接打入指揮所藏身的山洞,全體成員犧牲。
從真興裡北上接應的美軍進攻水門橋以南的黃草嶺,在此據守的為60師,但178團、179團已打殘,180團雖然前期戰鬥任務不多,但臥冰飲雪減員厲害,整個戰鬥十分艱難。
12月9日:
水門橋第3次被修好,而旁邊山頭上58師172團50名戰士全部凍死在陣地上。
黃草嶺1081高地,20軍60師180團2連全部凍死在陣地上,此為第三個“冰雕連”。因為是被美軍首先發現,該“冰雕連”事蹟傳播最為廣泛。該連所在的一營全營666人,到撤出戰鬥時,只有16人能夠自行行動。
同日,26軍趕到古土裡,但不能阻止美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