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開走了,曲維揚夫妻看著火車離去的方向,也是一陣悵然。
“走吧,回家去,東崗離著近,咱得空了就過去住幾天,看看孩子。”曲維揚怕巧蓮太傷感,忙過來相勸。
“你剛才給嘉康的,是你這幾天寫的東西吧?
我說你這幾天晚上不睡覺,一個勁兒趴在那兒寫啊寫的,給兒子當軍師出好主意是吧?”
巧蓮看著兒子兒媳離開,確實有些傷感,聽見曲維揚的話,巧蓮嘆口氣。
“嗯,嘉康當了參場的場長,自然要幹出點兒名堂來,不光是人參產量上來,該利用的都要利用起來才好。
雖然收益不一定有人參那麼高,但是經營好了,也能有不小的收穫呢。”
“我剛才在那檔案袋裡,還放了五百塊錢。
嘉康兩口子剛過去上班,底子薄,再說還有倆孩子要養呢,花銷不小。
今年他們回來,美琳塞給我了二百塊錢,說是孝敬咱們的。
我不好說不要,顯得不給兒媳婦面子,畢竟是兒媳婦的孝心。”巧蓮笑笑。
兒子兒媳孝順,她真的是很開心,可兒子兒媳現在沒什麼家底兒,這錢她不能真留下。
“咱倆現在一個月差不多兩百五六十塊錢工資,比他們開的多呢,何苦要他們的錢?
他們現在正是用錢的時候,對吧?”
曲維揚是縣供銷聯社的主任,工資漲了好幾回,再者供銷社這種待遇好的地方,每個月還有獎金和補貼,算在一起,有一百三十來塊錢呢。
至於巧蓮,她好歹也是大營公社醫院的院長,哪怕只是個鄉村醫院呢,但她的級別在那兒,一個月也有一百多。
再加上手術、加班獎金等等,掙的不比曲維揚少。
這些年兩口子沒少掙錢,但花銷基本都是從系統裡出。
嘉康、嘉俊、嘉和這三個結婚的錢,是當年他們放山攢下的,基本上沒動用家裡多少錢。
如今三胞胎也都不上學了,離著結婚成家還有些年月,兩口子沒多大花銷,沒必要收孩子們的錢,倒是該貼補貼補兒子才對。
“嗯,這事兒你看著辦就行了,我不管。”曲維揚笑笑。
家裡的錢都歸媳婦管,他從來都不問,就像現在家裡有多少存款,他都不知道,也懶得問。
媳婦當家理財都很有能耐,他只要把工資交上來就行了,其餘的不用操心。
這邊一家人從車站回家,該收拾的收拾了,預備初六上班。
那頭嘉康夫妻領著孩子下了車,正好曉燕哥哥接了生產隊的馬車去接站,大傢伙這下輕鬆了,坐著車回到了東崗。
嘉康夫妻回到家,一番忙活安置東西之後,總算鬆口氣歇著。
嘉康迫不及待的開啟檔案袋,想要看看老媽都寫了什麼,不想往外一掏檔案,竟然掉出一疊鈔票來。
“哎呀,這是哪兒來的錢?”嘉康愣了下才明白過來,“媳婦,咱媽給咱了五百塊錢,你看這事兒鬧的。”
美琳正給昕寶換衣服呢,一聽趕忙過來看,可不是麼?一疊十塊錢的鈔票呢。
“哎呀,我給了咱媽兩百,咱媽這給了咱五百,這叫啥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