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巧蓮就跟兒女們說起了家裡安電話的事兒。
“媽,你們太厲害了,家裡這麼早就安上電話了啊,真行。
我們在首都不行,我之前去問過了,說是暫時排不上,要等好久呢。
我也想安一部電話,這樣別人找我們也方便。”
嘉和聽說家裡安電話了,既羨慕又遺憾,他們還在首都呢,可安個電話也這麼費勁。
“別急,慢慢就好了,再不行啊,你就去找找沈靖嵐,他不是在首都嗎?
那是你姐夫的小叔叔,你們去找他就是了,也不是什麼太大的事兒,他應該能幫上忙。”
沈靖嵐回首都之後,跟陳家聯絡不多,但是跟曲家這邊卻時常有書信來往。畢竟曲家跟沈家關係更近嘛。
沈靖嵐之前見過嘉和兄弟三個,對他們印象不錯,匯款之後,還跟這哥三個接觸過幾次,並且邀請他們去沈家做客。
不過嘉和幾個都沒去,他們跟沈家身份不對等,這種親戚不想攀。
沈靖嵐挺喜歡這哥仨的性格,幾次給曲家寫信的時候,都誇嘉和他們呢。
巧蓮知道沈家這是有意在修復跟陳家的關係,對此倒是也不可置否。
不管是陳家還是曲家,對於沈家來說都不值得一提,也沒什麼讓人家可圖的。
既然沈家示好,他們也沒必要端著架子,別說還有一層親戚在,就算沒有,能交個朋友也是不錯的。
所以巧蓮寫信給孩子們,告訴他們跟沈家也不用刻意疏遠,就正常聯絡就好。
有事情可以去找沈家,只要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作奸犯科的大事,其餘一些小忙,沈家應該會幫。
就像安電話這種小事,沈靖嵐找個人說一句,應該是沒問題的。
“對啊,我倒是把沈叔叔給忘了呢,成,那等著年後回去,我就找沈叔叔,讓他幫個忙,給我那家裡安一個。
到時候媽有什麼事情打電話過去就可以了,我們也能時不時的往家裡打個電話,比寫信方便。”嘉和覺得老媽這主意還行,於是欣然答應。
“對了,媽,那三十萬的僑匯券,我就留了不多,其餘的送人一些,倒騰著賣了一些。”
提起沈靖嵐,嘉和忽然想起來僑匯券的事情來,就跟巧蓮說了一聲。
“真是沒想到,這僑匯券還那麼值錢呢,我賣了兩百多塊錢。”
拿著僑匯券去買東西,也是要另外掏錢的,就是有了這玩意兒,能買到好多稀缺的物件兒,所以這個僑匯券在黑市上非常受歡迎。
嘉和在首都這麼多年了,哪能連這點兒事情都不知道啊,於是自家留一部分,送親朋一部分,剩下的都讓他給換出去了。
換回來的錢正好買了吃的用的帶回家來,這多好?
“嗯,那還行,不少了。
這玩意兒咱一般用不著,也就你那兒,要想添置點兒電器什麼的需要僑匯券。
對了,你那買電視洗衣機了麼?”巧蓮想起來,就問了一句。
“媽,我們沒買,那需要不少錢呢,暫時我們不想花那份錢。
媽,我跟老四老五還有小妹商議了,我們打算年後找個地方開館子,現在手裡的錢不能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