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地處長白山脈之中,山林裡各類珍惜藥材很多,比較出名的,自然就是人參了。
每年農曆七月份,人參的參籽成熟變成紅色,被稱為紅榔頭,也是附近百姓進山裡挖參放山尋寶的好時機。
前兩天大營鄉的王家,在黑松溝一帶,挖出來一苗大人參,重五兩多。
當然,這個兩算的是舊制,照著以前一斤十六兩來算的。
如今這年月,除了人參這般計算之外,就是金銀收購,也是按照舊制,等著過幾年,才會全都統一。
老話有說,這七兩為參八兩為寶,雖說王家挖的這棵參沒有八兩,那也是不小了,在整個兒大營鄉也都造成了轟動。
其實王家沒想太招搖,可架不住他們要往供銷社的收購站去賣人參啊,這一下子,就讓大傢伙都知道了。
撫松國營藥廠七月初成立,之前就委託各地的收購站收各種藥材。
王家拿了那棵山參到大營供銷社的收購站去賣,結果收購站的負責人怕賠錢,只肯出三百塊錢。
王家覺得太少,就找到了巧蓮,想要透過曲維揚,帶他們去縣裡供銷社的收購站去。
都是一個鄉的人,互相都認識,既然人家來找,曲維揚也不好拒絕。
於是就帶著人去了撫松,也沒再去收購站,而是直接找了藥廠的人。
結果藥廠那邊一看,給了八百塊錢,翻了一倍還不止呢,這下可把王家給高興壞了。
當然,王家一棵參買了八百塊錢的訊息,也就這麼傳開了,別說大營鄉,就連縣裡面都知道了。
八百塊錢,趕上一般人家五六年的收入了,誰知道了不眼紅?
就連曲維揚都呆不住了,這不,晚間就跟巧蓮商議著,也進山去碰碰運氣。
“行啊,反正這時候鄉里也不忙,正好嘉康佳媛還在放暑假呢,家裡也有人照看。
我明早跟老韓叔說一聲,到時候咱就去林子裡轉轉。”
巧蓮倒是沒指望著真能遇上大山貨,可山裡好東西不少,要是能遇見別的藥材不是也挺好麼?
就這樣,夫妻倆商議妥當,第二天一早,巧蓮騎著車子去鄉里,跟老韓書記請了假,只說家裡有事情這幾天不來上班。
這時候鄉里沒什麼事情,大多數人也都是上午過去扎一頭,沒啥事就回家,所以老韓書記直接就同意了。
回到家裡,曲維揚和嘉康已經都準備好了。
放山一般都是幾個人組成一夥,以前叫參幫,基本上參幫裡的人數都是單數,這也是有規矩的,叫做單人去雙人回。
就是說,把人參當成人來看待,進山的時候是單數,回來雙數,表示回來時候有所收穫。
放單不放雙,說的就是這個,如果真的找不齊三個人,那就寧可孤身一人進山,也別倆人。
其實要巧蓮來說,這規矩最主要的是為了人。
兩個人進山,一旦真的挖到了大人參,難免有人見財起意會動其他心思害人。
如果人多一點兒,互相監管,這就是個保障。
雖然巧蓮對這個規矩不以為然,卻也沒有特別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