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到處都是什麼的功高震主,那孩子的功勞,同樣也太高了一些。於是,這麼做,或也是為了自汙,乃至自保吧。
丈夫也和她說過。
本是可以‘立德’、‘立功’和‘立言’三不朽的少年,主動放棄了第一個。
還是第一個。
因此,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之下,馬氏本來對於這件事非常不喜,但,想的多了,也就按照自己的思路,逐漸理解下來。
那孩子……
如此多的心思,也是不易。
想著想著,馬氏又笑起來,看向丈夫:“那王爵……那封號,倒是不錯呢。”
老朱也想到某個,同樣點頭:“是呵,俺當初想到,開始還覺得,是不是有些‘衝’了,可……再想想,哪裡是衝了,這是‘應’了才對,我大明……大明啊!”
……
老朱夫妻兩個說話的時候,朱塬今天……睡得有些晚。
為了《經濟之學》的‘分配篇’。
這些時日,抽空就寫,再加上本就在腦子裡斟酌梳理了很長時間,要做的,只是把很多東西落在紙上。
因此,也終於完成。
寫完的時候,時間已經是深夜的十點多鐘。
直接就在西屋的矮榻上睡下,依稀只記得睡前交代了一句,讓身邊女子們幫忙校對謄抄一番。
新的一天。
朱塬剛起床,寫意就將謄抄好的《經濟之學》‘分配篇’送到自家大人面前。
寫意一個女子都知道,這件事很急。
關係到大人的王爵。
於是連夜進行的校對與謄抄。
朱塬明白身邊女人們的心思,沒有多說,吃過早飯,就親自送去了宮中。
老朱對於‘分配篇’也期待已久,拿到書稿,直接放下了手中的事情,翻開就讀了起來。
同樣不算太厚的一本,八萬多字,老朱看了一遍,沒夠,又看了一遍,直到過了正午的12點,再次留下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一起吃午飯。
午飯後,詳談了一番,當天就把書稿送去金陵大學的印書局那邊,要求不惜人力物力,三日之內,必須把書稿印出來。
書稿送出,訊息也傳揚開來。
朝堂諸臣都知道,完成了‘分配篇’,相當於少年平章一次完整的‘立言’。
隨著春捕的各種訊息傳來,明州那邊的‘立功’更加紮實,再加上這‘立言’,接下來,一切也都順理成章。
如此到三月十五。
印書局日夜趕工出來的成書終於完成,樣書送到了老朱手中。
與此同時,短短的幾天裡,因為不再如同上次‘生產篇’刻印時不明白老朱態度前提下的避諱,這一次,書稿的很多內容都提前流傳出來。
甚至,金陵大學副校長錢唐,這幾日乾脆就住在了印書局,也不打擾工匠們做工,只是見縫插針地親手為自己謄抄出了一份書稿。
關於‘分配篇’的議論展開同時,大夥兒就覺得吧……錢副校長,有些瘋魔了。
比大徹大悟還大徹大悟的那種。
連續幾日,都念唸叨叨。
還再次去往了少年平章的宅第,又拜了一遍聖人。
另一方面,新書印出,老朱也第一時間下令,分發全國。
接下來的一些日子,順利送出了今年第一批北上糧食的明州上下收到了這本書,開春之後主持籌備著又一次反向‘打草谷’的徐達收到了這本書,還在趕赴甘肅途中的薛戍一行收到了這本書,去年被迫歸附的蜀中各地也收到了這本書……
比起那《經濟之學》的‘生產篇’,這一次的‘分配篇’,引發的議論,實在要熱鬧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