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以北有浮橋。
北方來的報捷信騎正是從浮橋那邊過江,在這邊迎上了禮部提前等待的官吏。
面對越聚越多的百姓,禮部官員當眾安排了一番,沒有讓信騎如同慣例那般疾駛入城,而是做出了一套遊街的方案。
換了新裝,插了大旗,還有人敲鑼打鼓引路,宣揚著遙遠西北的戰事,熱熱鬧鬧地從金陵西北的鳳儀門進城。
即使許多人已經提前聽到訊息,正式的報捷信騎到來,還是引發了圍觀。
報捷信騎從鳳儀門入城,繞了一個大圈,幾乎穿過了整個金陵,才終於來到金陵東南的皇城正門,進入皇宮。
本就還在上元的熱鬧當中,報捷信騎走了這麼一趟,使得整個金陵城都沸騰起來,不用朝廷下令,百姓們自發地開始慶祝,甚至一些大戶還臨時請了戲班,再次搭臺唱戲。
城內還傳出一位經年老儒聽到訊息後當街淚流滿面,見人就開始唸叨:“五百年啊,五百年了,又回來了,終於又回來了。”
河西之地,自唐末割據以來,歷經五代宋元,終於重回了漢家正統之下。
皇城內。
老朱親自拆開了湯和的報捷文書,細細讀完,也終於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甘肅,算是定了。
這封文書,不僅介紹了白海之戰的詳情,還說起,此戰之後,甘肅各部紛紛與大軍接洽,商討歸附之事。
基本上,甘肅行省除了北邊較為偏遠的亦集乃路和兀剌海路,其他各路都能納入大明麾下。
湯和還給出了一份名單,表示若是皇帝陛下同意,可以很快安排這些人進京朝見,同時,大軍也已經開始進駐各路,不過,因為兵力不足,也就需要皇帝陛下親自安排,派遣更多駐軍到河西。
看過了報捷文書,老朱當即帶著眾臣來到東閣的會議室。
這麼大的事情,朱塬當然不會錯過。
大家依次落座,滿面紅光的老朱示意對面已經提前掛上的大幅甘肅行省地圖。笑著道:“現在,事情定了,再說說吧。”
之前的討論,只是根據簡單的飛哥傳書進行的安排,這一次的資訊更加詳細。
因此,也可以做出更加詳細的對策。
老朱話音落下,常遇春首先道:“可以再加派駐軍5萬,主公,俺是說,原本陝西的那些歸附士卒,可以打發一些去河西。平章之前說了,河西之地非常適合屯田,就讓他們去屯田罷,免得留在陝西動心思。”
常遇春之前入蜀,就帶了大批陝西降軍過去。
不期待這些人立大功,只求不讓他們留在陝西產生不安定因素。
夏國覆滅,大部分的陝西士卒也就透過蜀道重新返回。
沒辦法。
這年代的人,都不是太喜歡背井離鄉。
常遇春倒是想著帶這些人回金陵,再繼續打亂安排到其他地方,但,強行這麼做,很可能鬧出亂子,只能放棄。至於留在蜀中,也擔心他們同樣成為擾亂地方的不安定因素。
這次,倒是個機會。
河西地廣人稀,打發過去幾萬人,不會如富饒的蜀中那樣產生太多矛盾,反而能夠進一步穩定關中。
常遇春開口,朱塬身旁的左相李善長也跟著附和:“主公,不止那陝西,四川……也是可以徵調一些人過去。”
兩地都是剛剛平定,而且,因為戰事都不是那麼慘烈,沒有山西那種被打到不敢動作的敬畏感,地方勢力的底蘊也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這就要採取其他方法進行削弱。
常遇春和李善長之後,其他人也紛紛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