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塬第一感覺,放在這年代,大概不算少了,看向張青:“一共印多少冊了?”
第一期《大明月刊》這個月初凋版付印,朱塬一開始關注了一下,做出安排,最近就沒再多問。
因為期待不高。
畢竟畢竟一本雜誌,不能說剛剛發行了創刊號,立刻就萬眾矚目,成了輿論先鋒,指哪打哪,望風披靡。
傳媒平臺的影響力是需要長期積累的。
因此,雖然近期也感受到周圍各色人等都關聯到了《大明月刊》,但朱塬還是特意和老朱解釋過。
不能急。
至少也要等個三五年,等百官萬民都習慣了這本雜誌的存在,也習慣了其中的訊息,才能考慮其他。
張青的聲音打斷了朱塬快速閃過的思緒:“大人,總計已是印了31600冊,多數凋版已是反覆清潔修繕,實在無法繼續,若要再印,只能刻新版了。”
超過30000冊了啊。
朱塬再次意外。
前些日子還問過銷售狀況,這邊回覆不錯,但,現在看來,這何止是不錯,都有人為了採購這份雜誌打起來……這顯然是非常不錯。
之前可沒料到。
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朱塬的印象都是,書籍難賣。
因此,朱塬最初的安排,預計兩三萬冊的印量,大半都要免費發放。
現在的情況,實在讓人意外。
隨即轉向一旁神情還有些畏縮的胖子:“對了,你呢?”
“小的何三,來自杭州……”何三說了句,想想剛才譚渠與眼前這位天大人物相談甚歡模樣,頓時生出強烈危機,撲通又跪了下來,扯著嗓子道:“大人啊,若這書帶不回去,東家可要發落俺的啊。”
朱塬:“……”
周圍幾人見何三模樣,表情裡都是玩味。
這胖子……
明明一個結交朝廷重臣的機會放在眼前,卻抓不住,竟還惦記著自己那不到百貫的小生意。
暴殄天物。
再看人家譚渠,轉眼就已搭上,這才是明白人啊。
譚渠見何三如此,雖然剛剛兩人還拳腳相向,此時卻都有些替他惋惜,自己動作卻不慢,連忙道:“大人,這書小的就不要了,讓給何兄罷。”
朱塬點頭,又示意麵前何三:“聽到了,起來吧。”
何三卻沒起來,下意識道:“大人,東家讓俺採辦一千冊,這隻有七百……不夠哇。”
朱塬再次無語。
你這‘得寸進尺’,讓人一點被冒犯的感覺都生不起來啊!
不過,朱塬隨即也發現了問題,再次轉向張青:“不是隻有700冊了嗎,他要1000冊,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