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耐久 (第1/2頁)

吃罷早飯,朱塬來到東院,第一件事還是開會。

今天主要多了一個吳禎。

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讓姚封分出人手儘快對吳禎帶來的大小海船進行詳細檢查評估,挑選出近期簡單修整就可以快速出海的船隻。恰好船廠缺少麻料,工匠民夫可以轉向修船。

第二件事,關於對吳禎帶來兩萬人手的分派。

雖然之前各地民夫一直在嚮明州彙集,但始終不夠用,這下一次來了兩萬人,也就可以做更多事情。

不過,首先還是要從各方挑選出第一批北上運糧的隊伍。

大致討論結果,預計第一批運糧所需的一萬人,吳禎帶來的天興衛百戰精兵壓陣,出三千人。

其中兩千人分散在糧船上,既就近看護,也主導操舟。天興衛成立於長江畔的江陰,很大一部分也是水軍,操舟不是問題。剩餘一千人駕駛戰船隨行,處理可能出現的意外,諸如緊急救助,或者遭遇海寇。

其他七千人,沿海徵調漁民和方禮近期召集的方氏舊部各佔一半。

另外,朱塬還會從營海司及諸多海商那裡組織一批技術性人才,負責導航、醫護、測繪等方面事務。

再之後,朱塬擺出輿圖,與眾人商討加大伐木儲材規模的事情。

這也是吳禎帶來人手的另一個主要分派方向。

近期徵集可以直接使用的陰乾木料,其中一項置換,朱塬已經派人沿甬江而上,從甬江上游各支流兩側山中,或者明州外海各個島嶼,採伐合適木料,捆成木排運來定海。

然而,這遠遠不夠。

朱塬希望從東南沿海各地的江流出海口順水而上,進入山中更大規模地採伐造船木料,並且在杭州、定海、台州、溫州直到南部的福州、泉州等地,都建立官方的造船木料陰乾儲備倉庫。

這不僅用於近期的置換操作,還有為將來考慮。

朱塬甚至想到了將來諸事不那麼急迫,騰出人手,採伐的同時還必須大規模植樹,形成良性迴圈。

因為無論是海上運糧,還是發展海軍,乃至朱塬接下來的其他開拓海洋計劃,都將對船隻的消耗極大。

沒錯,是‘消耗’。

旁觀者看海事,就拿最常見的捕魚來說,難免會疑惑,海就在那裡,魚又那麼多,漁民駕船下海,大撈大捕不就得了,為什麼這年代大部分漁民,甚至比農夫還不如?而且,又為什麼,海洋中那麼豐富的資源,歷朝歷代都好像看不見?

原因就在於,船隻,漁網,乃至其他種種,都是成本不低的消耗品。

或許用朱塬前世網路遊戲中的一個名詞來解釋,更加貼切。

耐久。

船隻,漁網,不僅製造需要成本,而且還有‘耐久’,木船下了海,受到風吹浪打,無論是表面塗抹的桐油和灰麻,還是船隻木材本身,都會被不斷侵蝕消耗。

更別說漁網,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說的就是這年代麻織漁網非常不耐用,打一趟魚回來,就要仔細清潔晾曬一番,而且哪怕小心維護,這些天然纖維織造的漁網還是會在一段時間後逐漸被海水侵蝕腐壞。

因此,無論是船隻,還是漁網,當‘耐久’降為零,漁民就必須重新置辦。

想想那部《駱駝祥子》,忙忙碌碌了一輩子,祥子都只為了一輛屬於自己的黃包車,最終卻求而不得。同理,古代漁民想要置辦一整套船隻漁具,也絕對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這也是為何,定海知縣薛戍前些日子與朱塬說,明州漁民一年八成的魚獲,都來自四月份的一次大黃漁汛。

因為其他時間下海,捕魚收穫,或許還不夠彌補自家船隻漁具所消耗的‘耐久’,更別說下海這件事本身的危險性。因此,這年代很多臨海地區,漁民每年只在魚汛季節打一季魚,其他大部分時候,只能靠給人做工或務農為生。

朱塬之前讓自己帶來的大型海船下海嘗試捕魚,遭到華高反對,原因同樣也是這麼做會消耗‘耐久’。

近期收集到的諸多元朝海運資料中,其中一項不起眼的記錄,關於元廷在海運巔峰時期要求地方每三年都要組織建造一批大型海船,也說明了海上運糧對船隻的消耗有多大。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