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個問題。
還是那‘生產力’不足啊!
老朱想著,也沒有打消念頭,只是讓地方盡力而為,能收多少收多少,斟酌之後,還將價格提升到120文。
事情敲定,中書參政楊憲還提出,既然涉及國策大略,明年可以再次發文,要求百姓加種棉花,並作賦稅。
老朱這次沒有同意。
戰事之後,山東、河南、河北千里荒蕪,又是就近,恰好可以作為棉花屯種,不必再增加百姓壓力。
商討完這件事,時間也來到中午。
馬氏意外地再次親自送飯過來。
夫妻倆一起在東閣飯廳裡用飯,等丈夫連扒了兩碗,看吃得差不多,馬氏終於開口:“夫君,明日……塬兒那邊,那演示,一群孩兒都要去麼?”
馬氏看過那本機械圖冊。
最近幾日,丈夫偶爾話語中,也說起明日那蒸汽機演示的事情,充滿了期待。
若不是要謹守禮儀,馬氏都想一起跟去看看。
私下也難免斟酌。
大明的未來。
這是丈夫的原話,顯然,應該是來自某個少年。
未來啊。
琢磨的結果,是老四。
馬氏可不想那心結一樣的老四有甚麼未來,將來,做個太平王爺就是!
妻子少有的在自己面前不是那麼‘理直氣壯’,老朱覺得還挺新鮮,暫停了第三碗飯的動作,咧嘴笑了笑,說道:“一起,這是大事,都要去呵。”
馬氏頓時表情闇然。
老朱見妻子幽怨的模樣,心一軟,嘆了口氣,片刻後終於妥協道:“這天冷,老四和老五小了些,就莫去了吧,只標兒他哥仨。”
馬氏下意識點頭。
再看丈夫模樣,頓時又有些不好意思。
佔據了前三子的名額,若是沒有某個少年的出現,沒有丈夫的那前後幾次失態,馬氏一直認為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其他妃嬪的子女,因此也從來沒有表現過忌憚。
這次……終究不同。
老朱見妻子模樣,伸手過去拍了拍她手背,想想說道:“還記得那日在奉先殿,塬兒提的那些建議麼?”
馬氏反手握了下丈夫大手,覺得這場合不妥,又收回,卻點頭:“記得。”
“俺私下其實一直有琢磨,”老朱道:“咱既然得了天下,這皇家,到底和平民小戶不同了,將來呵,他們哥幾個,俺就想,除了標兒,其他,俺都會打發得遠遠的。按照塬兒那五京制設想,標兒將來能有那……那3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你當時也聽了,已是佔了這地球五分之一,足夠咱太子騰挪。”
馬氏對此沒意見,卻是道:“樉兒和棡兒,也要走麼?”
“都走,”老朱道:“俺是想明白了,這……離得遠了,反而能留些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