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後,又是一些較大的選題,比如,這次科舉,其實也算時政要聞,但單獨列了出來。
還有,朱塬的那份述職報告。
老朱親自挑選,摘抄了其中大概7000字,恰好10頁的樣子。
另外,營海司過去將近一年的成績,也專門做了一個小章節,這算是朱塬的私心,老朱當初也沒有反對。
如此直到最後,朱塬一開始就最是感興趣的兩個板塊:‘聊齋志異’和‘長篇連載’。
這麼飛快將初步定稿大致瀏覽一遍,確定一點,肯定是要超了。
最初打算做100頁左右,現在,即使還精簡過,依舊已是130多頁。
既然如此,那就再超一些吧。
齊整個150頁也不錯。
於是對宋廉示意道:“我覺得,加一些配圖,會更加生動,老宋,前面的欄目,你儘快醞釀醞釀,挑選並繪製一些素材出來。最後的兩篇,我親自來做。”
當然不是自己做。
內宅裡不缺畫師。
宋廉是個老好人,朱塬這麼說,當然也不會反對,只是想了想,問道:“平章,這插畫……要何等風格?”
嗯。
這也是個問題。
朱塬想了想,說道:“不能太複雜,也不能太抽象,大概就是,黑白工筆型別……呵,還是要看效果,咱們都琢磨琢磨,先拿些樣品出來。”
宋廉點頭答應。
朱塬再翻了翻前面,吩咐道:“這三篇選中的科舉文章,稍後讓人到金陵大學那邊張貼出去,尋找認領,試卷沒批完不能拆封,署名還是要的。”
宋廉想了下,也沒意見。
朱塬再斟酌一番,找到之前瞄過那篇臨時加塞進來的伐蜀檄文,也是配合這次提前發動,老朱特意吩咐。
朱塬剛剛就靈光一閃,覺得哪裡有問題。
當下,再琢磨,終於找到,拿起鋼筆在其中一段圈了下,遞給斜對面的宋廉,說道:“這一段,修改一下,或者直接刪去也行。”
宋廉接過瀏覽,大概是介紹蜀地的歷史沿革,朱塬圈畫的,是總結一段。
大致意思就是……
嗯。
自古以來。
反覆思索,宋廉還是不明所以。
這有什麼問題嗎?
朱塬見宋廉疑惑,套上鋼筆,打算回家吃飯,一邊語氣澹澹說道:“咱們大明,只需要‘從今以後’,不必談‘自古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