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聽懂了,讚許地點頭,想想卻是又道:「可,俺就覺得,用這……貨幣買這些個東西,任憑它怎麼流轉,不還是同樣一些東西麼?」
「不是的,」朱塬搖頭:「這就是千百年來的一個傳統誤區,朝廷總覺得社會資源是固定的
,於是限制商人逐利,但其實恰恰相反,貨幣的流通會創造需求,比如我剛剛說,工匠需要的柴米油鹽,商家需要的各種奢侈產品,如果沒有這1貫錢,唔……我是說,這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只有1貫錢的模型,那麼,沒有這1貫錢,他們就沒有了這些需求,結果是,也不會有人去努力生產這額外1貫錢能夠購買的柴米油鹽,或者瓷器、魚翅、玻璃器皿等等。這就是1貫錢對生產的刺激作用。有了這1貫錢,有了這些需求,另外一些人也能夠透過生產柴米油鹽或者瓷器、魚翅,來維持自己的生計。這只是1貫錢。咱們放大一下,如果有100萬貫呢,1000萬貫呢,甚至1億貫呢?」
老朱感覺自己明白了一些,聽到最後,卻笑道:「1億貫,那錢就不是錢了呵。」
「祖上英明,發現了又一個問題,」朱塬也笑:「錢並不是越多越好,要有節制地去鑄造,元廷鈔幣政策的敗壞,就是因為濫發。說起來,祖上也犯過這樣的錯,比元廷還厲害。」
老朱知道肯定是前世的事情,也不生氣,只是好奇:「任說一說?」
「先說個後來的吧,」朱塬道:「塬兒來到這個時代之前,那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他們印發的也是紙幣,這種貨幣沒有錨定黃金,呵,這就要插一句,元廷發行鈔幣,是要錨定黃金的,後來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金本位。」蕳
….
「這俺知道。」
老朱說著,還是用鋼筆在面前有個‘圈,的紙頁上寫下了‘金本位,三個字。
朱塬接著道:「但美國沒有,因為強大,他們完全憑藉國家的信用發行紙幣,稱為美元,這種貨幣叫做‘信用貨幣,。因為沒有錨定,而且,還是因為強大,美元被全世界接受,在所有國家都能流通,結果是什麼,祖宗可以想象一下?」
老朱稍稍斟酌,說道:「既是被那全世界接受,若是俺,就多印些,平白買了東西。」
朱塬點頭:「祖宗說的沒錯,美國正是這麼幹的,這叫做‘收割,,而且,它們的手段要比祖宗單純一個‘平白買了東西,複雜很多,但,根本上,呵,確實就是空手套白狼。」
「空手套白狼,這詞兒,」老朱笑道:「倒是貼切。」
朱塬也不知道‘空手套白狼,的出處,沒有在意這些細節,轉而道:「再回到剛剛,祖上可知道,這個世界上,最早發行信用貨幣的國家是哪個?」蕳
老朱都不用猜,直接道:「俺做的?」
「沒錯,」朱塬道:「之前倒是忘記寫在《天書》上了,應該是洪武八年吧,或許是九年,祖上發行了大明寶鈔,這是世界上第一種信用貨幣,沒有任何錨定,完全依靠國家信用支援。以大明國力的強盛,大明寶鈔本來也有希望成為至少亞洲範圍內的一種廣泛貨幣,但,因為祖宗不懂經濟學,不知道貨幣發行要有節制,要根據經濟狀況適量統籌,結果,因為濫發,到了洪武末年,1貫的大明寶鈔,就已經貶值了10倍以上,再過幾十年,就更加成了廢紙一般的存在,國家重新回到了銅銀交易時代。這其實也是一個遺憾,若是鈔幣制度能穩定持續下去,國家遇到危難的關鍵時刻,適當增發貨幣,也是能夠用來拯救危機的。就說剛剛提到的美國,它們的美元,從開國開始,就順利持續了200多年,嗯,對了,最初的時候,美元也是有黃金錨定的金本位,是後來隨著國力提升,逐漸斷開了的。」
老朱想了想,也是遺憾,卻很快收拾情緒,說道:「這次有你,這貨幣之事,就全權由你來操持罷。」
朱塬也不拒絕,答應一聲,說道:「就像塬兒剛剛說的,美國的貨幣,最初也是金本位,一兩百年後順應時勢,才脫離錨定,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祖上,咱們這一次,也要
循序漸進。首先,短時間內,發行紙幣是不合適的,一是因為制度還不完善,二是開國初始,一切還在恢復,經濟體量不夠,三是容易偽造,這對於貨幣危害太大,最後,第四個,百姓也不太認可。所以,至少十年內,還是要以金屬貨幣為主,銅錢之外,我建議將白銀也列為法定貨幣,加大開採銀礦,鑄造一批官方的銀幣。與此同時,朝廷也要積累黃金,為將來發行紙幣準備錨定。塬兒的建議,為子孫計,至少百年時間,甚至兩三百年,除非遇到國之危難的緊急時刻,否則,金本位都必須要謹守。」
….
「聽你的,都聽你的,」老朱點著頭,又笑:「早幾個月,有個……甚麼官兒上書說山東有銀礦,建議開採,俺還罵了他一頓,看來是俺錯了。還有這銅錢……就是,這銅,咱大明可不富裕?」
「咱們這片土地上確實缺少銅礦,銀礦也不多,何況還已經開採了數千年,」朱塬道:「不過,以大明當下需求,開足馬力生產,再嘗試勘探一些新礦,短時間內肯定是夠用的。再往後,就是向周邊擴張,比如海外的那些島國,他們生產力落後,各種礦產都保持完好,這些都是資源。嗯……我想起來了,日本,石見銀山,好像……巔峰時期,白銀出產數量達到世界的三分之一。」
這麼說著,朱塬指了指書桉一邊的小號地球儀:「祖上你看,這幾座島加起來也就咱們一個行省那麼大,但,白銀產量一度佔全球的三成,該是多富裕?」蕳
老朱也明顯心動地伸手拿過地球儀,在日本列島上撥劃,還有些不信:「這……能有三成?」
朱塬想了下,說道:「應該是某一段歷史時期內全球產量的三成,不過,應該也很多了,而且,之前在明州,我親眼看到,海商成船成船地往回拉粗銅,想來日本當下的銅礦也很富裕,嗯,還有金礦。」
老朱又摩挲片刻,感慨道:「照你說,這是一片金山銀山哩。然則……那元廷兩次都沒打下日本,咱還是要謹慎著些,先把自個兒地界理順了。」
朱塬點頭。
不急。
又說幾句,侍臣再次在門外朗聲提醒,還說起朱塬座舟那邊送了官服過來,兩人才起身。
當下都穿著日常衣服,等下上岸,還是要正式一些。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