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黃魚汛到夏季大黃魚汛,將近半年時間,足夠養成一批。
林久見朱塬沉吟,想想又補充道:“再者,大人,即使當下澹季,海捕那些個小魚,也是可以用來餵養的。”
朱塬這次卻立刻搖頭:“我最近還在考慮這件事,打算儘快把章程定下來。將來,不管甚麼魚種,或者蝦貝之類,過於幼小都不許再捕,就算撈上來,也要當場放生。這些等於是種子和幼苗,換位思考一下,你能拔了地裡剛發芽的禾苗餵雞鴨嗎?”
林久連忙拱手:“大人恕罪,是小的思慮不周了。”
朱塬又是斟酌片刻,覺得這件事可以做一做,於是對林久道:“事情是你提出來的,就給你一個正八品,設立明州禽類養殖公司,你擔任經理……”說著看向匡三:“……匡老擔任從八品副經理,專事孵化。嗯,只是匡家村二三百人,不夠,至少要組織千人級別的孵化團隊。你們現在開始籌劃,我希望明年能夠做到至少孵化10萬隻鴨苗的目標,有問題嗎?”
匡三表情明顯為難。
不是為難10萬隻的鴨苗目標,而是,聽這位小大人言語,這是要拿走他們匡氏一族的吃飯絕技啊。
這……怎能行?
朱塬看到匡三的為難表情,稍微一想也明白,說道:“匡老,人工孵化這種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不過是一個對溫度的拿捏控制。若是你們不願意,營海司可以自己找人嘗試,不過多花一些時間,到時候,也就沒你們甚麼事情了。若是同意呢,不只是你個人能或許一個官職,你們整個村子,都可以從今天開始吃一份官糧,少年子弟還能讀書就學,將來參加科舉,封侯拜相都不是問題,怎麼選,你可以考慮一下,儘快給一個回覆。”
匡三也是瞭解了營海司相關的種種傳聞,才肯走這一趟,聽朱塬這麼說,頓時就有些意動。
還是沒有立刻答應,表示要和族人商議一下。
朱塬便又轉向林久:“剛剛只是簡單聊了聊,你回去,再寫一份詳細的專案策劃給我,需要多少人手,需要多少預算,還有,再設定一個不同階段的目標,如此種種,明白了嗎?”
林久也不是第一次接觸營海使小大人總能冒出的各種新詞,這‘專案策劃’,只是表面詞義,也能瞭解大概,壓抑著剛得了一個正八品的喜悅,表情鄭重地拱手答應。
朱塬再看向劉璉:“這件事你親自盯一盯,若是成了,又一條產業鏈,不只是解決了魚獲下水浪費的問題,每年出產一批鴨肉之外,鴨絨也是好東西,上等的保暖材料。咱們中原為什麼總是拿不下北方,寒冷是最大的障礙。將來整個東南鋪展開來,若是一年能提供幾十上百萬的羽絨服,零下幾十度的氣溫都能抗一抗。”
這年代鴨絨鵝絨之類,已經開始用作冬衣的填充,只是並不普遍。就像另外也剛剛普及沒有多少年的棉衣。
朱塬也知道,所謂保暖,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不過,事情總要一點一點解決。
那句話怎麼說的,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劉璉已經被朱塬灌輸了太多後世理念,聽營海使小大人一說,他也難免舉一反三,鄭重地點頭答應下來。
大家圍繞這件事又想想聊了幾句,打發走林久二人,不知不覺已經是中午。
何瑄過來提醒,雖然只處理了兩件事,朱塬也只能暫時放下手中活計,順便乾脆邀請了劉璉一起吃午飯,也能繼續說一些事情。
兩人來到隔壁的一處小飯廳。
等何瑄與另外三個內侍送了午飯上來,又被朱塬打發離開,只剩下兩人,朱塬才笑著示意著對劉璉道:“嚐嚐這魚丸怎麼樣?”
還想繼續顯擺一下。
自己身邊一群大大小小之中,還是臥虎藏龍的,就說這魚丸,嗯……比朱塬幾百年後嘗過的還好吃。
想想還是沒在‘劉青天’面前自討沒趣。
劉璉夾起一顆彈軟的魚丸嚐了口,點頭稱讚一句,其實是想要食不言的,奈何外部條件不允許,只能入鄉隨俗,說起私下一直關心的另一件事:“翰林,北邊……咱們這次,真能一鼓作氣麼?”
雖然沒有權力參贊軍機,畢竟有那麼一個父親,私下裡也喜讀兵書,很多事情,劉璉還是看得見的。
朱塬聽劉璉提起這個,也忍不住看了眼北方,想想只是道:“盡人事,看天命。”
若能一鼓作氣鏟掉元室根基,樹倒猢猻散,大明至少可以少征戰十年。但,如果不成,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能再接再厲。畢竟這個年代的戰爭,變數實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