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塬道:“重騎兵。”
兩人聽朱塬這麼說,還是沒有反應過來。
朱塬道:“記載多種多樣,或者三成,或者四成,甚至還有說六成的,但,可以肯定的一點,蒙古遠征軍重騎兵的比例之高,遠超歷代,正是依靠所向披靡的重騎兵,蒙古人幾乎打下了小半個地球。”
吳良和胡惟庸都已經知道了地球的概念,聽朱塬這麼說,胡惟庸還是不太明白,吳良卻若有所思。
朱塬見他們大概還沒有抓住要點,直接道:“問題就在於,蒙古人和諸多北方蠻夷一樣,別說騎兵重甲,甚至連鐵鍋都不會造,他們是哪來的數以十萬計的騎兵重鎧?”
這一次,不等兩人再說什麼,朱塬表情唏噓地撥弄著面前的地球儀,輕聲道:“都是咱們漢人造的啊。”
二人一時默然。
朱塬道:“這些日子,你二人應該看過了我的那些學問,你們覺得,這些東西,如果流傳到海外,會發生什麼?”
還是不等二人回答,朱塬已經顧自道:“所以,今天再給你們一個新概念,叫做‘技術封鎖’。海外的蠻夷,就該讓他們永遠處在蠻夷狀態,這樣的蠻夷,才是好蠻夷。將來你們南下任職,記得,也要堅定執行這一項。”
胡惟庸認可地點頭。
吳良還有些遲疑,卻也一時間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話語。
這邊正說著話,有人來報,還有之前去往金陵的聞造一起走了進來。
與三位大人見禮過,聞造就說起正事。
除了老朱的書信,聞造這次還帶了一批軸承和一批工匠過來。
自從小小的軸承出現,不只是明州這邊,金陵的老朱也越發認識到這東西在諸多地方的應用,因此,不斷催促讓將作司製作更多。
聞造這次一次就帶了2500只軸承過來。
和後來的工業時代相比,2500只,實在不多,但這個年代,無論是滾珠還是外套,全部都是手工或半手工打造,一次能有2500只,已經相當可觀。
再就是工匠。
全部都是鑄錢工匠。
朱塬之前已經讓聞造將100萬兩白銀押送回了金陵,這次的來信,老朱很是欣慰地誇獎了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一番,也答應,這筆錢將會全部用作犒軍酬功。
再就是,另外一件事。
夏汛海捕即將結束,朱塬打算給營海司上上下下一筆獎勵,畢竟只是短短不到半年時間,營海司不僅完美地完成了海運任務,還開啟了海捕時代。
朱塬認為獎勵是必須的。
不過,營海司雖然擁有足夠多的白銀,但,比如下層的民夫,直接給白銀,不太好消費,朱塬就希望金陵那邊能給自己撥付一批銅錢過來。
聞造到來,說過一番,朱塬才知道。
還是因為軸承的事情,老朱前些日子認為鑄錢太耗銅,三月份剛剛下令鑄造洪武通寶,這一次,為了避免‘浪費’,分出更多銅料製作軸承,乾脆又下令,停止鑄錢。
朱塬:“……”
沒辦法。
關於貨幣的事情,還沒有仔細和老朱講過。
不過,聽聞朱塬這邊要錢,老朱也不含湖,要錢,沒有,人倒是很多,還是剛失業的。於是,本來是金陵寶泉局的工匠,直接打發了500人過來,意思是,要錢,自己造吧。
朱塬:“……”
忍住,忍住,畢竟自家祖宗出身低了一點,不知道貨幣的重要性,這種事,哪能說隨便造?
真不能隨便啊!
問題是……
算了,咱就先客串一下大明中央銀行行長。
真的。
朱塬發現,老朱下令停止鑄錢,又把人派來這裡,這就意味著,當下整個大明,有權力鑄錢的,就只有營海司。
聞造在朱塬辦公室裡說完這件事,吳良和胡惟庸的表情就再次有些古怪。
主要還是,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