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來到朱塬辦公室,治軍一向果決幹練的吳禎少有地支吾一番,終於說清了事情。
原來,吳禎兄長吳良又因為干涉地方政事被老朱敲打了。
吳良當然不會把這種事告訴自己弟弟,是蘇州那邊跟隨吳良身邊的一位吳家親族傳了信過來,希望吳禎再勸勸自己兄長。
順便,若是可能,也幫忙在皇帝陛下那裡轉圜一番。
前者吳禎已經沒辦法。
勸過,沒用。
之後……吳禎倒是理解了。
明州這邊,有一個甚至壓過了左相的帝王寵臣,那受寵程度啊,那沒法說。若是這人能幫忙說幾句好話,肯定有幫助。
求人從來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吳禎名義上也算朱塬的上級,又是這種糾纏不清的破事。
不過,想想畢竟是親兄長,更何況,既然是兄弟,一榮俱榮,一損,自然也是俱損,到底還是找了過來。
朱塬聽吳禎說完,摩挲著一支鋼筆思考片刻,再次看向對面吳禎:“大人,我可以幫忙說幾句,而且,我相信祖上是明白的,吳將軍那邊,或許有些逾越,但不算大錯。問題是,這之後……會改嗎?”
吳禎頓時無言。
會改嗎?
不會。
朱塬等待片刻,才繼續道:“其實,我倒是有個想法,如果你願意,或許我可以向祖上提一提?”
吳禎想起這段時間接觸下來這少年的種種特異之處,甚至包括剛剛因為砣機的那翻說法,目光裡帶著期待:“翰林,請說?”
朱塬道:“常言道,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我相信接下來咱大明肯定可以滅掉元廷,恢復華夏舊土。到時候,就輪到下馬治天下了。吳將軍讀過書,又……嗯,對地方政事很感興趣,不如,就下馬吧,轉為文官主政一方,你覺得怎樣?”
同樣是讀過書的,吳禎聽朱塬說完,目光頓時就是一亮。
以前怎麼沒想過?
既然讀過書,吳禎當然清楚,歷朝歷代的那些開國功臣,多多少少都會因為手握軍權受到帝王猜忌。
就像華高,平定張士誠後就開始交卸差事,明眼人其實都知道,這是在急流勇退。
很聰明的做法。
相比起來,其他人做不到,只是放不下而已。
世事從來知易行難。
吳禎自己就屬於不怎麼能放下的那種,不過,他相信,自家兄長肯定沒問題。
打定主意,吳禎點了點頭,追問:“翰林,你覺得,家兄適合轉任那裡,當個甚麼官職?”
“這需要祖上決斷,”朱塬搖頭,卻又說道:“不過,當下福建、廣東陸續平定,都需要朝廷派出大員安撫百姓,恢復生產,我認為很可能是南邊,而且,以吳將軍的功績,再升一級,擔任一個從二品行省參政,還是沒問題的。”
南方啊!
這年代的南方可不是什麼好地方,若真去了,哪怕升一級,給人感覺也與發配無異。
吳禎想了下,又試探問道:“河南呢?”
南方兩省之外,北方,北伐大軍也已經拿下了兩省,分別是山東與河南。山東已經有了參知政事,是汪廣洋,因為運糧之事,吳禎也知道。
隨後就是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