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騎馬來到孫萬榮身旁,目光灼灼道:“大帥,您知道我為什麼要勸您撤退嗎?”
“為什麼?”說實話,孫萬榮真的很想知道原因。
“大帥判斷的沒錯,那些大周士卒經不住契丹鐵騎的兩次衝鋒便會潰敗!可是大帥還是少考慮了一點!”
“少考慮了什麼?”孫萬榮很認真的看著王先生。
“他們已經布好了車陣,就算最終要敗我們也要承受四五千人的傷亡。大周地域遼闊,並不缺少兵源,但契丹就不一樣了,傷亡一人便會少一人作戰,無法補充兵源。就算打敗了這支軍隊,對契丹來說也是不划算的!”
孫萬榮不說話了,他不能不承認,王先生說的的確很有道理。
王先生知道孫萬榮已經聽了自己的勸,趁熱打鐵道:“所以說,我們要以最小的損失取得最大的戰果,只有這樣才能堅持下去。就好像我們前面打的那兩場仗一樣!”
殲滅大周軍隊的前鋒和中軍,契丹基本上沒有什麼損失。此次,敵人的後軍早有準備,要想打敗他們損失勢必要大的多,這是明擺著的。
孫萬榮也不是無能之輩,很多事一點就透,他欣然點頭道:“先生,您說的對,剛才是我孟浪了,請先生勿怪。”
“大帥能聽勸,貧道已經感激不盡了!”王先生目光一閃道,“不過,大帥若覺得實在可惜,現在可以再揮師殺回去,也未嘗不可!”
孫萬榮有些愕然,怔怔望著王先生。
他不知道王先生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剛才還勸自己要顧全大局,現在又鼓勵自己再殺回去,難道是在試探自己?
王先生依然是雲淡風輕的表情,不像是在試探。
突然,孫萬榮腦中靈光一閃,驚喜道:“先生是意思是,他們已經撤了車陣在迅速後退?”
王先生微微一笑道:“這個完全有可能,敵人究竟是什麼情況,只有親眼看了才知道!”
若是沒有了車陣做屏障,這支撤退的軍隊被契丹鐵騎追上,結局可想而知。
孫萬榮耳邊似乎聽到了在馬刀揮砍下,大周士兵發出的陣陣哀嚎。
隨著孫萬榮一聲令下,數萬契丹騎兵又調轉馬頭,向大周軍隊回殺過去。
……
契丹人的伎倆果然被盧小閒猜了個正著,他哪裡會撤得那麼幹脆。不過半個時辰,數千敵騎席捲而來,後面還有數萬大軍緊隨,領軍者不別人,正是孫萬榮。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李多祚心中感慨良多,再瞅向盧小閒的目光都不一樣了,滿滿的都是崇拜。這一刻,李多祚終於有些明白了,為何郭振與陳玄禮會那麼無條件的相信盧小閒。
盧小閒伸了個懶腰,突然對李多祚道:“總管大人,我這裡有一封信,你幫我物色個人送給契丹人!”
說罷,盧小閒從懷中掏出封信來,遞給李多祚。
“送信?送什麼信?”李多祚狐疑的接過信。
信封了口,信封上也沒有寫什麼人收。此時盧小閒拿出信來,想必是早已經準備好了的
。
“什麼信不重要,關鍵是這信送出去後,契丹人就會乖乖退兵,這是最重要的!”盧小閒眨巴著眼睛道。
聽盧小閒這麼說,李多祚不再追問了,現在他最擔心的是契丹人不管不顧發起衝鋒,那事情就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