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有些潛在的危機,也許永遠也不會發生,那是因為你的“高度不夠”。當你達到了某個層次,危機隨之而來,契機也隨其而至。勝之則愈興,敗之則消亡。
新世紀,人類基因學取得了突破性,劃時代性的進展。成功的抑制了端粒在每次細胞分裂時的縮短,大大的提高了細胞分裂的次數,使得人類的壽命大大提高。平均壽命高達400歲,有的人甚至活到超過500歲。壽命的提高,給許多優秀的科學家,研究者提供了極為充足的時間。而後,彷彿蝴蝶效應一般,物理學和化學也相繼的取得了顛覆的成就。異化學反應和粒子重組技術徹底顛覆了以往人們對於化學的研究和認知。
新時代,新的紀元。隨著人們對氫能的進一步利用,人們發現了,氫氣與氧氣之間除了其本身核外電子之外,在其於的空間內,還存在一種微粒子。這種粒子本身不帶電,但是其內部充滿了很微弱的電訊號。這些電訊號按照某種規律儲存和釋放。這種粒子被命名為記憶電子。氫氣燃燒後變成水,正是因為有這種電子,他就像人的某段記憶一樣,它記錄著氧氣和氫氣是如何結合產生水的微過程,以及這期間氫和氧電子的排列,比例還有穩定性包括兩種原子的距離等等一系列的微過程。在達到某種條件後,這種粒子裡面的電訊號會被釋放,而後氫和氧根據電訊號結合產生了水。而所需的外部條件就是燃燒。
這一粒子的發現,無疑改變了整個人類以往對化學反應的理解和認知,在整個科學界掀起了一場風暴。隨後,人們開始擴大研究。首先,人們抽離了氫氣中的這種粒子,讓“純”的氫和氧在一起燃燒,可是氫氣確失去了燃燒的特性,氧氣也似乎沒有了自己的氧化性一般。它們都失去了結合為水的能力。之後,人們在點燃的時候,人為的按照記憶電子中電訊號所指示的粒子排列順序,依次的向氫原子內釋放粒子,失去活性的氫原子再次燃燒起來。這一實驗證明了,原子與原子之間的作用,其實不是必然的,並不是只要外界條件達到便會發生,它們其實都受到記憶電子的控制。
那麼既然如此,是不是也存在另一種粒子,會促使甚至控制著水分子,分成氫和氧呢?而且它分開之後為什麼不是單個的氫原子和氧原子,而是兩個原子一起呢?記憶電子的發現,開啟了人類微粒子化學的新篇章,但即便如此,這些問題仍然困擾了人類整整100年。
或許是記憶電子顛覆了整個科學認知。在那之後,無數科研人員投入到微粒子的研究中。距離記憶電子的發現已過去了整整一個世紀。人們對記憶電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人們將整個人類已知的元素原子中所有的記憶電子中的電訊號一提取並記錄,現在,化學反應早已不需要外界條件,只要透過相同效果的電訊號根據同樣的排列順序依次釋放到原子中要聚齊滿足電訊號作用的反應物,二者便會自動結合,生成新物質。比如,用合成水的電訊號,按順序分別刺激氧原子和氫原子。當二者沒有接觸的時候,氫原子仍是維持氫氣狀態,以分子形式存在,氧原子也相同。當兩者接觸後,便會立即生成水。
這樣的反應方式顛覆了化學反應的定義。被人們重定義為物理條件下的異化學反應。物理條件指的便是電訊號的刺激,而異化學反應,如氫氣和氧氣,正常化學反應,每次反應最少消耗一個氧分子即兩個氧原子,那麼同時需要四個氫原子,最後生成兩個水分子。但是,異化學反應,並不是以反應物的量決定反應的消耗。而是以生成物的最小原子數為基礎,也就是一次反應,你給出的反應物原子數只要滿足一個生成物分子所需的最小原子數,那麼它就會反應,而多餘的反應物會被剝離出多餘的原子。也就是在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的時候如果只給出了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那麼最後將會生成一個水分子和一個孤立的氧原子。這個特殊的氧原子,失去了所有的活性,不能再次變成分子,不能與其他物質反應。但是當它再次遇到足夠的氫氣時便不需要任何刺激就會變成水。
微粒子時代,自然應運而生一批新型的科技機器——微粒子掃描計算器。初代的記憶掃描計算器可以準確的掃描出原子內部記憶電子的數量,並且精確計算出每一個記憶電子其中儲存了多少種不同的電訊號,這一點極為重要。電訊號的不同種類決定了它可以進行的異化學反應的種類。而不同的原子之間記憶電子中出現同種電訊號則表面它們可以發生異化學反應。現在,最新一代的微粒子計算器已經和粒子重組器結合一體,稱為粒子處理器。它可以掃描記憶電子,計算和儲存電訊號,並且完成粒子的分解和重組。也就是說,當你看到一個立體投影的物體(比如酒杯),它只是一道投影,但是下一秒它就可以變成真正的酒杯。反之,你眼前的實物也可能會瞬間消失無蹤。這就是神奇的粒子重組技術。
新的時代,新的技術,也伴隨著新的危機。在人類享受著新科學所帶來的好處和方便時,新的危機突然而至。在某個寧靜的清晨,溫和的陽光一如既往的拂照著這片大地,人們全力以赴的向著光明的未來前進。可是,世界各地突然出現七個奇怪的黑團。有的出現在沼澤,有的在山間,也有的在城市。起初它們沒有任何動靜,只是安靜的存放在那裡。它是不停旋轉著的,一些黑色的邊緣如火焰一般圍繞著中心旋轉,看上去如小型黑洞,但又沒有絲毫的吸引力。起初,人們都保持著警惕,對它進行各種研究測試。最終發現,它是屬於空間產物。也就是沒有實體,像是風一般,都是空間中因為某些因素產生的東西,沒有生命。其次是,他沒有任何的攻擊性,人們甚至可以直接穿過它,就彷彿一團黑色的空起一樣。久而久之,人們便習慣了它的存在,而它也很“老實”的就這樣待著。
三個月過後,人們一如既往的生活,做著每天都做的事。彷彿它不曾存在一般,再沒有人覺得奇怪。這天晚上,安靜了三個月的黑團在所有人不注意間緩緩的加速旋轉著。轉速越來越快,黑團也越來越大,在其中心點瞬間開啟一個裂縫,一縷縷黑色的煙從裂縫中溢位,向是瀑布一般朝著四周鋪開而去。濃濃的黑煙越來越多,越來越厚;黑團也越來越大。人們終於發現了,此時鋪天蓋地的黑煙朝他們湧來。這煙塵讓人無法呼吸,不到一小時整個城市完全被黑煙所覆蓋,城鎮中無一倖存。奇怪的是,它並沒有繼續蔓延,甚至它的“夥伴”們都沒有任何動靜,只有它像是按耐不住一般,無情的奪走了整城鎮的生命。又或許,它是在“清場”,為某些東西的出現預備場地。因為只有這一團是出現在城市。
一夜過去了,整個人類會議也持續了一夜。這個可怕的黑團,被人們稱為次元裂縫。但是對它沒有任何的對策,甚至不知道它們的目的,以及那些所謂黑煙的結構。第二天清晨,太陽出來了,它們再次安靜了。黑煙也彷彿從未來過一般消失的無影無蹤。只是,天空中的次元裂縫整整變大了數千倍不止,高聳入雲不停的旋轉著。早已搬離的人們隔著老遠也能看到這恐怖的次元裂縫。人們陷入恐慌,分分的遠離聚集到距離它們最遠的中心城市。哪怕是睡在街上,坐在路邊也要聚集到中心城市,只為了儘可能的離它們遠些。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人們派出了部隊調查,目的是檢測出黑煙的成分。以及弄清楚黑煙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於是,到了晚上,他們帶齊裝置前往勘察,結果全軍覆沒。事後黑煙散去後根據現場所遺留下來的影像裝置發現了一個恐怖的事實。那就是在這團黑煙中有著生物存在,這些生物吞噬了所有人。因為黑煙的關係,沒有清晰的排到它們的樣子,但是在那黑色的濃煙中,一隻只明亮的眼睛攝人心魄,這些眼不像人類眼睛一樣有規則的生長;它們有的是橫著只張了一隻,巨大的隱約覆蓋了整個怪物的頭部三分之二;有的是直接圓形的圓環中間一顆巨大的瞳孔,與其說是眼,到更像是一種發光的圓圈。這種怪獸人們稱它為瞳獸。
瞳獸的發現,對於現在的情況可謂雪上加霜。令人窒息的黑煙,恐怖的食人瞳獸。人們束手無策,最終決定啟用生物武器。先行消滅瞳獸,再進一步對黑煙進行研究。果然,中子彈沒有讓人失望,在那之後的一個月裡,黑煙裡在沒有出現過瞳獸的身影。人們也對黑煙進行了研究。說是黑煙,其實是一種特殊的氣體,這種氣體中有很多黑色的顆粒物。無論是氣體還是顆粒物的成分都沒辦法知道,不是人類至今發現的任何粒子組成,推測是次元裂縫從某個空間連結轉移來的。這樣的結果著實不能令人滿意。在那之後,瞳獸再次出現了。這次和以往不同,它們不止是呆在黑煙中,一些瞳獸開始離開黑煙,在周邊活動,啃食所有有生命的東西。它們所到之處泯滅生靈,就連土壤的水分也被一起蒸發掉了,只剩下一片荒涼。這也是人們得以第一次看到它們的真面目。
遊離在外圍的,大多是爬行類的瞳獸,它們有著龐大的身軀。有一副像是甲殼類動物一樣的殼,殼下面分佈著長短不一的腿約有十五六對,根據身體的長短不同腿的數量有所不同。最長的有超過20米,所有腿伸直站立後達7米之高。最為嚇人的是長在這些瞳獸身上的,千奇百怪的眼。外圍的瞳獸都只長著一隻眼,或是大大的佔住整個面盤,下面就是一張猙獰的大嘴,沒有嘴唇鋒利的牙齒毫無遮掩的裸露在空氣中;或是長得極小,及其隱蔽的藏在眾多腿之間的某一條上,而面部則只剩一張恐怖的大嘴,呈圓形,一圈鋒利的牙齒使人稍稍凝視便覺得渾身發怵;或是長在背上,或是長在身下,各式不一。
漸漸的,黑煙的儲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最後,整個區域方圓好幾千裡都覆蓋著濃濃的黑煙,它不再擴散,卻也不再消散了。生物學家認為這是生物的適應性,有的人甚至大膽猜測,總有一天,哪些瞳獸會離開邊緣,當它們適應了在空氣中活動,當週圍的“食物”吃光了,會迫使它們適應環境,走出黑煙。事實證明,這並不只是猜想,是一個恐怖的事實。黑煙穩定覆蓋後的第三天,瞳獸啃食掉了周圍一切可以啃食的東西,開始逐步的向著更遠的外圍前行。一開始有很多瞳獸死在了空氣中,但是,這種情況僅僅持續了幾天;這之後,似乎是畏懼了死亡一般,前面堆積這無數“同伴”的屍體讓瞳獸們不在繼續前行。這樣,又過了幾天。它們開始啃食自己同類的屍體。是的,由於沒有食物,而又畏懼死亡的它們開始啃食自己的同伴屍體。然後,啃食完屍體的瞳獸繼續向前,雖然還是死了很多,但是它們卻走得更遠了。短短不到兩個周的時間,這一驚人的適應能力使人類措不及手,這時人們不再觀望,決定開始反擊。因為黑煙所表現的適應力,使得人們畏懼攻擊瞳獸,因為如果當它們適應了槍彈,適應了炮火,甚至適應了中子彈。那麼人類再也無法阻止它們。所以使得之前人們一直在觀望。而現在,他們不打算再觀望,哪怕是瞳獸會適應所有的攻擊手段也要在它們適應之前儘可能的消減它們的數量。
全面戰爭爆發,瞳獸們週而復始的向著邊緣擴散,這其中死掉,啃食屍體,以及被人們所消滅的數量可謂空前。人們也開始研究著他們的這個可怕的對手。終於,一個契機出現了。在無數的瞳獸死亡後,無數的屍體被啃食後。這些一隻眼的瞳獸中,有些漸漸的長出了第二隻眼。長著兩隻眼的這些傢伙們,適應了空氣,再也不會在空氣中死亡,再也不需要依賴黑煙而生存。雖然兩隻眼能適應空氣,但對於槍彈炮火還是一樣沒有抵抗,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不過這也是最糟糕的情況,因為接下來如果這些兩隻眼的瞳獸死掉,夜以繼日的啃食這些瞳獸屍體的其他瞳獸們就會逐步的免疫。當然這也是一個契機,一直困擾著人類科學家們的問題得以解開。那就是眼睛,如果說一隻眼睛是瞳獸的基本標配,那麼兩隻眼睛就會給它提供一種新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它們進階了。兩隻眼睛的瞳獸獲得了在空氣中生存下去的能力。就像一個兵,如果手槍是標配,那麼如果給他一架飛機,他就成為可以在空中射擊的兵。
這一發現,讓所有研究人員從之前的研究瞳獸,轉為了研究它們的眼睛,這無疑是確立了正確的研究方向。與此同時,軍部在殺死二階瞳獸(兩隻眼的瞳獸)後,也會盡力的回收這些瞳獸的屍體;一方面是用作研究,另一方面則是減緩這些傢伙進階的速度。之後的戰爭,進入了白熱化。在此期間二階的瞳獸越來越多,它們的能力也不盡相同,有的是適應了空氣,但是卻死於槍彈;有的則是適應了槍彈,卻死於空氣。兩者達到了一個奇妙的平衡,越來越多的二階瞳獸死去,人們的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人們研究瞳獸的眼睛,發現了眼睛的瞳孔周圍,有著一圈奇怪的紋路人們稱之為瞳紋,擁有相同能力的瞳獸,其瞳紋排列相同。這就像一組被刻印在瞳孔周圍的基因密碼,為後來啃食它們屍體的同伴留下了進階的方向。
人們試著提取這些瞳紋,進行比對研究。而比對的物件,就是人類。這項研究一直秘密的進行著,因為這是最壞的打算。當科技無法戰勝瞳獸,就只有靠相同的基因手段,製造出基因戰士做最後的一搏。研究發現,這些瞳紋的基因排列,其中有一部分的鹼基和人類是相同的。假設將人類這部分鹼基抽掉,在植入瞳紋的鹼基和排列順序,就有可能靠著這部分相同的鹼基,連線兩組完全不同的基因排列;而如果連線上的這些瞳紋基因得到啟用,就可以開啟人類自身的另一面,那將是擁有和瞳獸一樣變態適應能力的另一面;不僅如此,我們和瞳獸相比,還具有著獨一無二的東西智慧。如果真的成功,這無疑是可以逆轉現在的戰爭局勢,甚至隨著瞳紋基因的進階,說不定終有一天可以戰勝它們。不過,這項研究還不成熟,同時也還未被批准。畢竟所有人都看到了,瞳獸變態的適應能力,以及瞳紋的進階,都是伴隨著巨大的犧牲。而用之在人類身上,因為本就是不同體,再加上是雙基因運作。如果抽離鹼基後,植入的瞳紋基因沒有被人體的基因接受和連線,那麼作為人類本身就會因為失去這部分鹼基而發生不可控的變異,甚至是死亡。
然而,有些事,有些方法即使再不忍,多無奈但還是要做要用;因為那是唯一解救的辦法。與瞳獸的戰爭持續了十年,人們從沒想過可以堅持這麼久,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這十年,瞳獸沒有得以擴張它的“領地”,隨著戰爭的愈演愈烈,二階的瞳獸越來越少,直至九年前,至今過去了整整一年,沒有出現過任何一隻二階的瞳獸。這是一個極壞的訊息,因為它們打算一次性進階。是的,三階瞳獸在過去了十年後,終於出現了。它免疫了槍彈,可以在空氣中自由的行動。三階瞳獸越來越多,戰局越來越不利。最後,最高會議在中心城市召開。這是一場公開會議,會議過程內容全部透過全息影像傳達到每一個地方,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而會議的內容就是,是否要啟動基因移植計劃。
會議開始,在說明了基因移植計劃的風險後,所有人沉默了。就現今而言,如果不啟動這項計劃,對於三階瞳獸便束手無策,每一分鐘,前線抵禦著的人們便會出現犧牲;每失去一片土地,就會泯滅一寸土地上的生命。民眾也沉默了,他們一個個都在猶豫著。如果這項計劃實施,那麼實驗物件就是他們無疑。沒有誰願意把生命堵在這樣毫無把握的試驗上。會議進行了一天了,瞳獸已經擴大了較之前整整一倍的“領地”,而會議仍在進行,每一位議員都是出於崩潰的邊緣,如果同意,那麼可能就會有數以億記得同伴死去;如果不同意,文明的滅絕就成了必然。即使部分人可以逃離地球,那也成了在無盡宇宙中流浪的流浪者。這個偉大輝煌的人類文明,會就此終結。會議持續到了第二天,最終,所有人同意了基因改造計劃的執行。但是,卻把決定權交還給了民眾。雖然批准了執行,但是前提是試驗者自願進行試驗。
會議結束已經過去兩天了,所有的基因藥水都已經準備就緒,所有研究人員,所有裝置也一應俱全。第三天了,仍舊沒有一個人,全息影像時時刻刻傳來前線的噩耗。至今為止,瞳獸已經擴大了較之前十倍的“領地”。人們也不再抵抗了,而是直接消滅了一片區域的所有生靈。這樣,瞳獸們沒有食物,便會死去。雖然它們還是可以啃食屍體,至少減緩了它們擴散的速度。到了第五天了,所有人都聚集在了中央區域的城市中。街頭早已是人山人海,連科研中心門口也使擠滿了人群。人們一個個盯著科研中心門前的報名處,那兒有一張長方形桌子,桌前坐著兩個科研人員。人們死死地盯著桌上的小試管中的透明液體,那就是基因藥水。他們緊緊攥起拳頭,蠕動著嘴唇,不斷地吞嚥著口水,上身緩緩的前傾,幾乎就要踏出那一步;最後卻是鬆開拳頭,目光避開了透明的試管,反而向後退了一步。糾結的內心,矛盾的心理在此刻展露無遺。到了第六天,終於有人邁出了第一步。這是一個消瘦的男子,身體因為瘦而顯得修長,臉色一副病態,顯然是身患疾病。他一步步走到桌前,此時此刻,全世界的全息影像都出現了他的身影。畫面定格在了這一刻,他用低弱的聲音說:“我。。來”。“姓名”,左邊的科研人員問道。“周義”。隨著報名資訊的一步步完善,全息影像也記錄並打出了周義的資訊。最後,科研人員站立起來,看著這個瘦弱略顯病態的年輕人。平淡的目光直視他的雙眼,說:“會死哦”。周義渾身一僵,他就這樣愣著一動不動。這句話不只是對給周義說,也是在對所有人說,在場的所有人都一樣,緊緊的盯著這個年輕人瘦小的後背。他的喉結動了動,微微的閉起雙眼,又緩緩的撐開。輕輕的張開那因為乾裂而黏在一起的嘴唇:“有區別嗎?”。是啊,再這樣等下去,也是死在瞳獸口中。死亡,本身沒有任何區別。
周義,基因改造計劃的第一個試驗者,伴隨著人們的目光,緩緩的走進了科研中心。全息影像投影出了周義所在的實驗艙。這是一個人形的營養倉,周義進入其中平躺在倉內。倉門關上,冰冷的電子音響起:“試驗開始”,試驗物件細胞均裂數偏低,失敗機率99。9%,死亡機率99%,是否確認試驗。此時的周義雖在艙內,卻仍然可以聽到系統的檢測。他緩緩的閉上眼,聲音有些顫抖的說道:“確,確認”。“試驗開始”。冰冷的聲音不帶一絲的感情。“注入細胞分裂抑制劑”,這是一種極端的抑制細胞分裂的藥劑,當細胞不在分裂,人也不會感覺到任何痛苦,宛如死人一般;“抑制成功,細胞均裂數幾乎為零”,“衝入培養液”,這是用來培養並維持已存在的細胞的生命活動;“培養液衝入完畢,開始抽取鹼基”,“啟動粒子重組器”,這是粒子重組技術第一次在生物體上運用。“鹼基分離成功,注入基因藥水,開啟細胞分裂”,當抽離鹼基後,注入基因藥水,讓細胞重新開始分裂,這時相同的鹼基就有可能會被接受並重新排列。“細胞分裂開起,鹼基配對開始”,全息影像切換到微觀細胞分裂時的鹼基配對。“一號區,鹼基配對成功;二號區,鹼基配對成功;三號區。”,電子聲突然停頓,隨後聲音再次響起:“三號區鹼基配對停止,細胞分裂停止,試驗物件死亡,試驗結束”。死了,死了,怎麼會,直到剛剛都還好好的,為什麼會。所有人都楞了,都在心底吶喊著,他們渴望成功,他們需要希望。可是,結果一如既往的和希望背道而馳。
畫面切出了試驗倉,黑色的畫面上左上角一行醒目的字寫著:1號測試者周義,死亡,試驗失敗。此時,剛剛領著周義試驗的科員人員走了出來,一如剛剛的坐在桌前。在場的人看著他,才想起那句“會死哦”,恍如隔世一般,真的會死。並不是玩笑。科研人員不管眾人的眼光,自顧的整理起剛剛記錄的試驗者的資料,雖然系統都有記錄。但是他還是要備份記錄,這將是一個人,在這世上,在這個文明的最後時刻所留下來的東西。無論如何都值得尊敬。整理完後,他從抽屜中再次拿出一份潔白的記錄紙,拿著筆,緩緩的偏著頭,對著周圍的人說道:“還有人嗎?”。此時,人群中一個聲音響起:“我。。”。這是拼勁全力喊出的話語。人群分散開來,很快說話者便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裡。這是一個少年,十五六歲的樣子。清秀的臉龐還未脫稚氣。此時他緊緊的攥著拳頭,臉龐憋得通紅,亦步亦趨的走向報名處。那名科研人員如剛才一般起身,看著這個比他矮一頭的少年,少年低著頭,看著他剛剛拿出來的白色記錄紙。他開口道:“會死。”。“我不怕”,話音未落便被打斷了,少年倔強的抬起頭,黑色的瞳孔盯著他,看著這樣的人兒,他竟不敢與之對視,這樣的大好少年,本應該是隨著時間嶄露鋒芒,帶領一個時代的人兒。如今卻不得不站出來走向一條十死無生的道路。這一刻,這樣一位少年,鼓動了所有人的心,本應該是他們的擔子卻提前的落到了比他們年輕的下一代。隨著少年緩緩走進科研中心,全息投影如初一般開始投影,但是此時的人群早已不關注這個,看著自己的年輕一代就這樣在自己的面前用性命去搏一絲他們生存的希望。這一刻,他們不再畏懼,他們紛紛開始報名,紛紛走入了科研中心。以此同時,全息影像冰冷的聲音傳來,“試驗失敗,試驗物件存活”。雖然失敗了,但是卻活了下來。這一瞬間,全世界的人都受到了鼓舞,前赴後繼的湧向各自所在地的科研所。
試驗進行了九天了。報名的人越來越多,全息投影上的數字不斷的變化,讓人肉眼無法跟的上。人們所在意的只是後面的結果,是存活,還是死亡。一個偉大的文明,不是看它過去有多麼輝煌的成就,而是在面臨危險時的大無畏精神,明之是死,卻慷慨赴死,只為給後世搏一絲生存希望;這樣的文明必將永久屹立於世間,騰飛於宇宙。
試驗第十一天。終於出現了成功的案例。這是一天中午,一個一臉鬍子的中年人來到報名處報名。他叫做李銘,是一位醫生。完善相關資訊後,他進入了研究中心,進入到營養倉後,系統給定的判定是成功率30%,死亡率5%。這是所有試驗者中最高的成功機率和最低的死亡機率。這一刻,所有的全息投影都聚焦到這一號營養倉,報名的人們紛紛安靜的注視著。冰冷的電子合成音接連不斷的響起:“試驗開始”,“。。”,“一號區域鹼基配對成功”,“二號區域鹼基配對成功”,“二十五號區域鹼基配對成功”,“所有區域鹼基配對成功”,“人體基因正常運作”,“瞳紋基因正常運作,開始分裂新細胞”,“新細胞急速分裂,營養倉將自動調節大小”。此時,處於營養倉內的李銘,突然張開雙眼,瞳孔變成了金色,不斷的向外擴充套件,一條金色的線條奇快的編織出一些紋路,附著在瞳孔周圍。這邊是瞳紋。瞳紋編織完後,整個瞳孔都變成了金色,而後這種紋路發出著絲絲的金光,一閃一閃猶如心臟跳動般。隨著瞳紋的閃爍,李銘身體的筋脈也開始變得清晰,一些和瞳紋一樣的金色線條來回穿插這他全身的筋絡。
“啊。”伴隨著一聲長長的大喊,李銘整個身體一瞬間長到了八米,身
上的肌肉幾乎都放大看三倍,而且金黃色的面板看起來充滿了金屬質感,想來硬度也不會差。黑色的短髮此時也變得金黃無比,一絲絲看起來猶如黃金一般燦爛。只是,隨著吶喊聲的持續,他的身體在人體和瞳身之間不斷地切換,好像接觸不良的燈泡一般,忽明忽暗。正在這時,旁邊一個雄渾的聲音響起:“李銘,冷靜,冷靜下來。慢慢的控制你的眼睛和你的身體,就像控制你人類身體的手腳一樣;這具新的身體就是你原本身體的一部分,慢慢感受它的存在”。聽到了話的李銘停止了吶喊,他微微的收縮自己的瞳孔這時金色的瞳紋變淡了許多,漸漸的他恢復了正常的人類身體;隨後,他緩緩張大眼睛,瞳孔逐漸的放大,金色的小點從瞳孔中間溢位,先是染金了瞳孔,隨後溢位的金色形成線條開始勾勒金色的瞳紋,如之前一般,他瞬間變成了8米的巨人。此時,營養倉開啟了,他緩緩的抬起自己的右手臂,輕輕地歪過脖子向下看去。一隻極大的手掌金色的面板,每一節手指都看起來都那麼的壯實。他輕輕的彎曲著五指,慢慢的握起一拳頭,然後又鬆開,之後再次握拳。然後雙手一起握拳,確定拳頭攥緊之後,開始緩緩的用力,鼓動著肌肉不斷的運動著自己的手臂。最後,他終於稍微習慣了這具身體,他站了起來。張嘴,喉結滾動著,去沒有發出一絲聲音,反覆幾次後,終於,李銘用沙啞,遲鈍的聲音說出了:“我。。我。。成。功。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這一聲吶喊,全世界都在隨著他吶喊。成功了,真的成功了,這壯碩的身軀和瞳獸相比也不逞多讓。這就是希望,這一刻人們都堅信,這場戰爭終將會是人類,是我們取得勝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試驗成功,瞳身的獲得也是多種多樣。不過無疑這都是強大的基因武器。這一項基因改造計劃,加上之前抵禦瞳獸,使得地球人是存活了十分之一。如此慘烈的代價最終換來了地球上的這些初代的瞳戰士。他們在不斷的戰鬥中,對自己瞳身的掌握越來越熟練,不斷地適應各種戰鬥,演化出一套只屬於自己的戰鬥方式。同時,在斬殺高階的瞳獸時,他們還可以透過瞳獸的瞳紋,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瞳紋基因,越來越強的帶領著人類反擊瞳獸。
從瞳戰士誕生的那一刻起,標誌著人類文明進入了嶄新的篇章。人們將那一年定位新~紀~元元年。如今,赤生瞳所處的時代已經是新曆300年了,整整三百年,人類驅逐了瞳獸,將它們趕回了黑煙之中,不過去沒有辦法徹底的解決瞳獸的危害,每年的特定日子,所有次元裂縫就會爆發產生獸潮。所以,雖然驅逐了瞳獸,但是其周邊卻還是不能正常居住。300年過去了,從初代的瞳戰士,到如今的瞳戰士,可謂是有了顛覆性的改變。初代的瞳戰士,由於瞳紋的等級較低,所以當時只是顯現出強大的體魄。而經過300年的變遷。之前試驗中沒有成功也沒有死去的試驗者,他們的瞳紋基因卻穩定的遺傳到了下一代身上;而在試驗中成功獲得瞳身的人,他們的基因也經過遺傳和變異變得更為強大。
現在的瞳戰士,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的瞳武。
瞳武是由於人類基因和瞳紋基因共同做用下產生的東西,兩種基因在一定的分裂週期會固定的脫掉一部分的鹼基,就和人類的身體更換牙齒一樣,每一個瞳身在成長到一定時間時,會更新,應該說會脫落某些身體上的骨骼,或是體內凝結的某種東西透過口吐,或是滲出面板再凝結或是其他方式拋棄掉一些東西。而這些被“丟棄”的東西與原本瞳身之間存在著極其特殊的聯絡,比如壁虎尾巴一樣,在斷後的極短時間內還可以抽動。而瞳身和這些“丟棄物”的聯絡卻是永久性的。這便是瞳武。瞳武一般分為兩類。首先是直接被瞳身所“丟棄”的東西,這種瞳武與瞳身沒有任何的直接聯絡,只有特殊的聯絡,這種瞳武一般需要經過特殊的打磨製成武器才可以使用。當然,也有直接脫落成型的瞳武,比如如果是長在手背手腕上立起的手刃,如果脫落就可以直接做為武器。當然很多人會選擇將其打磨成更順手的武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瞳戰士都是這樣的瞳武。而這些瞳武一旦損壞便極難修復,當然,幾乎沒有人損壞過。因為武器損壞之前,他們早已死去了。另一類,被稱為異瞳武。因為這類瞳武極為奇異。它也是瞳身脫落的,但是卻並不受到瞳身的排斥,仍然可以生長在瞳身之上,用時可以拿下來,而損壞後還可以在瞳身上進行自我修復的一種特殊的瞳武。這類瞳武極為少見,一般只出現在天賦異稟的人身上或是傳承了好幾百年的大家族。
瞳武的出現,使得瞳獸徹底被壓制,毫無還手之力,哪怕是獸潮也只能造成些許麻煩。可以那七個高高懸掛的次元裂縫,就像是七隻無形的瞳孔一般,緊緊的盯著地球,在哪覆蓋了百年之久的黑煙深處,無人知曉它又在謀劃著什麼。一個時代的終結和新時代的開啟,都離不開風華絕代的年輕一輩。而這個300年後的地球正是能人輩出的時代,所有人彷彿應運而生,就看誰可以獨領風騷,開創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