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將軍,你真的有了解過,你們家的郎君嗎?”
算命老者,雙目如電,直透人心,似乎一眼就能將人看穿似的,看得荊銘頭皮發麻,看到周然、郭大路等人神色陰晴不定。
說實話,類似周然追隨朱璃,乃是受到他的姑祖父、以及王僉的影響;而齊妙戈、郭大路、路長遠三人,也是人云亦云,加上形勢所迫,才投靠到尉遲槿麾下的。
而跟隨朱璃最久的荊銘呢,他只知道在富平,當他還是流民的時候,朱璃收留了他們母子,自此就一直跟著朱璃,指望他了解朱璃,可能嗎?
朱璃獻出生命,只為挽救一個女子,無論在誰看來,都是無法理解的事情。
現在知道這件事的人還少,不過,仍舊囊括了一些不同型別的人士。
其中有愛國大義者,他們知道此事,無不扼腕嘆息,大罵朱璃舍大義而不顧,只願成就了小節,實乃本末倒置之舉。
類似興唐一派,那些想朱璃早點的死的人,無不嘲笑朱璃,愚蠢至極。
可是這些人中,誰又曾真正仔細剖析過,朱璃這個人呢?
荊銘沒有,周然、郭大路等人更沒有,甚至郭奇佐、武悼等河朔重臣,他們也沒有。
如今,眼前的這位算命老先生,提出這樣的疑問,問得周然等人神色莫名,問得荊銘無以言對。
看著眾人的神色,算命老者慨然道:“人之一生,總要面對無數的選擇,無論怎麼抉擇,對於選擇的本身來說,都是沒有對錯之分的。”
“昔日,數萬狄虜,北寇居庸,郎君二話不說,即刻揮軍馳援,三戰潰北狄,讓北疆的無數百姓、無數生靈,都免遭了厄運。”
“那個時候,他的所作所為,得到了天下人的一致認可,大家都說他的選擇是對的,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英雄,只因為他那時的選擇,符合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如今,他為了愛人,選擇了類似自裁似的獻祭,只因為,他的選擇,只救了一個心愛的女子,而放棄了對父母親人、對北疆無數百姓的守護,很多人都認為他是蠢貨、鬼迷心竅。”
“可是在老夫看來,與其毫無道理的去責備他,我們為什麼不去探究一下,他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一番探究之下,讓老夫對這個人,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現在我就問問荊銘將軍,你瞭解你家的郎君嗎?”
荊銘聞言,臉色一黑,繼而再黑,瞭解將軍,在他想來,那是不敢想的事情?
他荊銘只知道,將軍的心中裝著窮苦的百姓,所以他甘願為朱璃效死,也習慣於服從朱璃的命令;可要說了解朱璃這個人,他還真不瞭解。
想到這裡,荊銘滿臉苦澀地開口道:“既然先生了解過我家郎君,那麼先生認為,我家郎君這次的選擇,是對的嘍?”
荊銘之言,讓算命老者一陣大笑:“哈哈哈,荊將軍這個問題真有意思;何謂對錯,這個世上有對錯嗎?”
老者之言,讓眾人一陣懵然,這個世上沒有對錯嗎?
若是沒有對錯,那做人的標準又是什麼?
如果沒有對錯,那天下豈不要亂套了嗎?
眾人的神情,老者全都看在了眼中,只見他長嘆一聲道:“諸位盡皆習武,在你們剛剛修煉武藝的時候,教導你們的師長,會給你們指出對錯。”
“這個對錯,在老夫看來,只不過是你們師長,自己認定的標準罷了;若是同一種武藝,遇到修為更加精深、更加高明的前輩,那麼,在他們眼中,你們師長曾經給予你們的標準,可能就是錯的。”
“既然對錯只是一種標準,我們就沒有資格,去評價你們郎君的選擇,是對是錯,或許在我們看來,我們認為是對的,可在你們郎君看來,他未必認可。”
“貿然給晚輩、亦或他人的選擇,定下一個標準,或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適合;可是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的標準,只會限制了他們的成長空間。”
“所以老夫來此,並非是要和諸位探討,你們郎君的選擇,是對、是錯;老夫瞭解過他,老夫只想知道,你們的這位郎君,他是否有雄心,如果有,那麼他的雄心,到底有多大。”說道這裡,這位算命老先生,淡然地轉過頭,微笑地看向了朱璃。
“一個掌控河朔數十州之地,麾下謀臣如雨、良將如雲的豪雄,要想知道,他能給這個天下帶來什麼,最重要的還是,他到底有多大的野心;至於一時的選擇,這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