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河當然同意了。
相比起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才是當前國內最好的發聲平臺。
儘管仍然不怎麼能夠對得上他的吸粉目標,但是有這玩意兒的澄清洗白功能,能夠幫他解釋很多東西,也對目前的整體攻防做一個總結。
方星河很快就和孫總通上了電話。
孫總是一個聲音很厚重,但是講話特別客氣的人。
“小方,其實我們很少做個人訪談,主要是做事件訪談,但是由於你引發的現象,以及最近火熱的新書,我們打算對你進行一個全面的深度採訪,你看看你需要準備什麼?”
“感謝看重,我隨時可以。”
“那就這樣,我們兵分三路,另外兩邊簡單採訪一下萌芽和首都媒體,主團隊大概後天到你那裡,採訪包括學校、師長、同學等等重要人物,最後是咱們之間的採訪素材。”
“可以,我會抽出時間配合。”
“好好好好,那這樣,你也做做準備,我們一般是主題先行,但是這一次,問題會比較多,比較雜,比較深,這種碰撞是沒有臺本的,你要心裡有數……”
看得出來,孫總很怕把選題搞砸。
方星河也懶得吹牛,只道:“求之不得,隨時恭候。”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然後,金社長眼巴巴的看著他,問:“能上焦點訪談了,記得拉你金叔一把,至少給咱們省裡和社裡講兩句好話啊……”
“沒問題,一定美言。”
“好,果然沒白幫你!”
金社長樂歪了嘴,錢已到手,責任也能撇清,這擱誰不開心?
王亞麗不開心。
她給方星河打電話吐槽:“錢都讓時代文藝賺去了,名兒也讓他們出了,善後採訪來找我,真的好氣!更氣的是,你寫那麼深,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
“您也沒問啊。”
方星河才不背鍋呢,起手就是轉移話題:“咱們雜誌賺多少了?”
“750萬!”
提到錢,王亞麗興奮起來。
“我跟你講,這個錢賺得簡直不要太容易,新一批雜誌上的廣告費還要漲,廣告商的數量也增加了兩家……”
是的,方星河沒賺稿費,雜誌本身的銷售利潤,全都分給了所有作者。
但是雜誌這玩意還有商業合作啊!
一是廣告贊助,二是文化補貼,三是後續活動,這三大塊足夠他賺瘋了。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方星河虧待了大家,反而是他補貼了同科們——如果沒有你方哥辛辛苦苦搞來的流量,一本青少年文學雜誌咋可能賣到快200萬冊。
“那您和陳阿姨要不要出來創業?”
方星河展開蠱惑人心的忽悠技能。
“我現在不缺出版資源,也不缺媒體資源,您繼續在出版社裡熬著,也幫不上什麼忙,倒不如出來搞搞自己的事業,雜誌社的股份我只留10%,剩下的您二位自個兒分……”
相比於上次,王亞麗明顯有些心動了,因為她沒有直接拒絕,回覆的是:“你可真是玩一票就跑啊,就那麼看不上出版業?”
方星河撇撇嘴:“用不了3年,網際網路就能把紙媒的腦漿子給幹出來,現在這個行業還有什麼好折騰的?”
“那你勸我倆幹?”
“誰也沒讓你倆守著實體那點生意啊,回頭把網路文學也搞起來,那塊兒市場不小的。”
“什麼是網路文學?”
方星河琢磨了一下,簡單和她解釋。
“唔,就是網友自己寫的大眾通俗文學,因為夠不上出版標準,所以發到網上與人分享,現在天涯上就有,未來可能更多,這些東西主打一個輕鬆消遣幻想獵奇,肯定能吸引更大面積的受眾。”
“咦?聽著很有搞頭啊,但是怎麼收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