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時節,本是萬物生長時節,莊稼漢們也該開始忙碌農活了,可李家村的農田卻依然一片荒蕪,無人前來種植。
村中除了上歲數的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孩童外,竟沒有一個成年人,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沒在村中。
村民們並非逃走了,畢竟窮家難捨故土難離。幾乎所有的村民們都跟著李老三狩獵去了,八千餘兩的供奉可不是在家坐著就能坐來的,可靠著莊稼地刨食兒,一年能刨出多少?還不如去大山深處獵些野獸妖獸來得快。
莊稼漢們雖不敢反抗山中大王,可求生之心不比螻蟻差。明明面帶絕望心如死灰,可哪怕一根明知道無法救命的稻草,卻依然死死的撰在手心。
狩獵隊便是李家村如今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
經過李老三帶著狩獵隊的漢子們沒日沒夜的狩獵,離八千兩雖相距甚遠,可已經攢下了原本以為需要五個月才能攢下的錢財。
如今李家村已足足有三千兩白銀,加上各家的積蓄,應該能勉強湊出四千兩。
離再次翻倍後的八千兩尚差一半,村子裡幾乎所有人都動了起來,就連一些族老們也加入了狩獵隊中。
狩獵隊如今已分為了三隊,一隊由李老三帶領,主要進十萬大山外圍的最深處,捕捉價值最高的妖獸。一隊由小神醫帶領,主要去那些多有草藥的大山,獵殺野獸的同時,也採集些藥草換錢。
最後一隊由一位年輕時曾有希望衝擊真武境的元氣境族老帶隊,主要是憑藉經驗,捕捉些有特殊價值的野獸。
三隊人馬同時出動,離開李家村已有大半個月了,估摸著時間大約也快回來了。
‘等他們回來一定要讓他們留下幾個人,哪怕只兩三個身強力壯的婆娘也行。’
馬婆婆看著村南這片農田有些心疼,這些農田裡已經生出了些許雜草,有幾畝農田已被翻過,可更多的農田依然荒蕪。
祖祖輩輩好不容易才開闢出這千畝農田,咋能就這麼荒廢了呢?
馬婆婆輕輕的揉了揉腰,扶著犁趕著大黃牛,向旁邊未曾翻耕的土地走去。
田埂上,有十來名孩子正在嬉戲,最大的不過四五歲,最小尚光著屁股穿著肚兜,顯見是剛會走。
除了那些襁褓中的嬰兒外,李家村留下的但凡能走的孩子都在這裡了。至於那幾個襁褓中的孩子還在村裡,和那些行動不便的族老在一起,由另一名手腳麻利的族老照顧著。
馬婆婆趕著牛,連一壟地都沒翻完,便聽一個孩童大喊了起來,緊跟著所有的孩童都叫了起來。
馬婆婆年齡大了,最近這段時間身體更是大不如前,耳朵也有些不聽使喚了。她抬起頭向孩子們看去,只見孩子們指著遠處大喊著,不知在喊些什麼。
馬婆婆見狀急忙回身望去,只見遠處饅頭山下的密林外,正有一個人影走向這裡。那人似乎一上一下長了兩個腦袋,手中拖著個比他還要巨大的東西,似乎是什麼野獸的屍體。
馬婆婆見狀也顧不得犁地,連牛一同丟在了田裡,快步向田埂上的孩子們跑了過去。
她一衝到田埂,立刻抱起兩個最小的孩童,衝其他孩童道:“快跑,快跑,妖怪來了!”
馬婆婆刻意壓著聲音,似乎生怕驚動遠處的妖怪,那些孩子聽到馬婆婆的話,紛紛跟著她快步跑向了村子,只有一個孩子沒有動彈。
“婆婆,那不是妖怪。那是茸麋,上次李教頭便抓到過一隻,不過沒這隻大。”
馬婆婆耳背沒聽到,不過她懷裡那個女娃聽到了,大聲與她重複了兩遍她才聽清。馬婆婆回頭又看了一眼,發覺被拖著的巨獸的確像是茸麋,不過她說的怪獸可不是那茸麋。
馬婆婆輕輕踢了踢最後面的孩子,道:“沒見茸麋身旁的妖怪麼?你啥時候見過長倆腦袋的人了?”
這麼點的孩子正是好奇心重的時候,聽說有倆腦袋的人,頓時邊走邊向後望去,就連馬婆婆懷中的倆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們的視力比馬婆婆要好得多,看了半天也沒見哪裡有什麼倆腦袋的人,只見到一個叔叔揹著個爺爺。
那個叔叔看起來似乎有些眼熟。
小孩子的記性好忘性也大,不過三個月沒見,對唐義的印象便十分模糊了,過了半晌才有人想起是誰來。
“婆婆,婆婆,那不是之前住在你家那人麼?”
‘小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