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因果迴圈 (第1/2頁)

恐龍的鼎盛(約2.081.46億年前):

侏羅紀是恐龍的鼎盛時期。當時除陸上的恐龍,水中的魚龍外,翼龍和鳥類也相繼出現了。這樣,脊椎動物便首次佔據了陸、海、空三大生態領域。侏羅紀的龜類已至繁盛,中國龜、天府龜是其當時代表。

恐龍主宰大地。在超過5500萬年的時間內,它們發展成為植食性和肉食性恐龍,小的像雞那麼大,大的像座高樓。同時,地球上單一的大陸分解為兩個大陸,植物和氣候變得更加多樣。但地球上仍然很溫暖,而且沒有草或開花植物。

恐龍時代的鳥類化石稀少,但始祖鳥顯示出許多肉食性恐龍的特徵,因而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它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

恐龍最後的繁盛(約1.46億6500萬年前):

白堊紀是中生代最後一個時期,恐龍仍繁盛,並進化出恐龍的最後一支―角龍。但到白堊紀末期,由於環境的突變,所有恐龍,以及魚龍和翼龍,統統都絕減了。稱雄一時的爬行動物至此一蹶不振,退出歷史舞臺,闖過此關而且殘留至今的只鱷類、龜鱉類、蛇和晰蜴等少數幾類。鳥類是脊椎動物向空中發展取得最大成功的一支。

鳥類起源於爬行動物的槽齒類。不少人已更進一步認為鳥類是恐龍的後裔。世界最早的鳥類是發現於德國的始祖鳥。

迄今為止只發現七件骨骼標本。這一鳥類除身披羽毛外,其餘特微和一些小型恐龍十分相似。因此,這一距今一億四千萬年(晚侏羅世紀的鳥類也是最原始的鳥類。早白堊世(距今一億三千萬年左右)是鳥類首次蓬勃發展的時期。

中國遼寧發現的鳥類化石是這一時期世界是最為豐富、儲存最完整、種類最多的鳥類。這一時期,鳥類個頭較小,飛行能力及樹棲能力皆比始祖鳥大大提高。

白堊紀是恐龍生活的最後一個紀,也是地球景觀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在海面達到創紀錄的高度後,各個大陸的形狀與今天的非常相似。開花植物出現,許多昆蟲——從蜜蜂到螞蟻——也出現了。巨型蜥蜴與巨大的海龜一起在海洋裡游泳。

在空中,翼龍展開雙翼達12米。陸地上,恐龍佔統治地位,其大小和形狀超出了以前的所有型別。植食性恐龍長到100噸重,肉食性恐龍的體長達到12米以上。

哺乳動物在恐龍時代自始至終都存在。數百萬年中,它們都是原始而渺小的。其中一些可能產蛋。白堊紀時哺乳動物開始發生變化。

將近7000 萬年前,哺乳動物分化成兩個主要類群。一類是有胎盤類哺乳動物,它們的初生幼崽發育完好。另一個哺乳動物類群是有袋類,它們生出很小的幼崽,幼崽爬進母親的育兒袋中吃奶。

這兩個類群今天仍然存在,但它們的早期種類很久以前就絕滅了。恐龍時代晚期的有胎盤類哺乳動物中包括了最早的靈長類。猴子、類人猿和人是今天的靈長類。但最早的靈長類是老鼠一樣大小的動物,如珀加圖裡猴。

科學家可以根據臼齒分辨出靈長類,這些牙齒看起來很像現代靈長類後部的牙齒。珀加圖裡猴是最早的靈長類之一。長約10厘米,可能以昆蟲為食。

白堊紀絕滅事件:

6500萬年前,恐龍從陸地上消失了,海洋和空中的許多其他型別的動物也消失了,包括巨型海生爬行動物和會飛的爬行動物。

科學家提出許多種理論來解釋恐龍的滅絕。較為流行的結論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墨西哥灣。這次撞擊產生的巨大海嘯橫掃地球,並引發多處大火。煙塵遮天蔽日,使天空變暗,並阻擋陽光,使地球變冷。火山爆發也可能產生同樣的結果。許多動物無法適應天氣變化。但是,鳥類、哺乳動物、鱷魚以及許多其他動物倖存下來。

這一假說的證據還來自於在世界各地發現的6500萬年前的沉積物中存在的一種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含有大量的銥元素,大量地存在於某些天體裡,在地球上卻根本不應該存在。這層富含銥元素的地層在北美洲、歐洲和澳大利亞的許多地區都被先後發現,在我國西藏的岡巴地區幾年前也發現了這層含銥層。

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次爆炸使所有恐龍都滅絕了。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只有 70%的恐龍在當時滅絕,其它的一些恐龍種類則勉強地躲過了劫難,可是在隨後的幾百萬年裡又逐漸絕滅了。

這後一種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6500萬年前的這次事件以後形成的地層裡,仍有一些恐龍骨骼被發現。例如,美國新墨西哥洲6000萬年前上下的地層中就曾經發現了恐龍的殘骸。在阿拉斯加新生代的凍土帶裡,也發現過三角龍的化石。

最新小說: 八道橫行 兩界:我以武道問長生 都市之國術無雙 冥王的黑月光又掉馬了 萬仙來朝 喚神雷!畫神符!小郡主震驚全帝都! 玄幻:重瞳融合輪迴眼,一招一個須佐真龍 仙界兇險:我苟在高武亂世顯聖! 我的師父強無敵 天榜 最狂瞎子:退後我要開始斬神了 另類修仙的我,氣哭百萬修士! 巫墟 御獸從旅行青蛙開始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