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向海上看時,只見十來艘艋舯鉅艦,張帆乘風,正向島上疾駛而來,韋小寶勢頭不對,一扯之下,沒能將魚鉤扯脫,反而鉤得後頸好不疼痛,當即拔步飛奔,讓那釣魚杆拖在身後,心想定是鄭克爽這小子帶兵還債來了,還債本來甚好,可是欠債的上門,先開上幾炮,來勢洶洶,必非好兆。
他還沒奔到屋前,彭參將已氣急敗壞的奔到,說道:“韋……韋爵爺……大……大事不好,臺灣兵船打過來了。”韋小寶問道:“你怎知是臺灣兵船?”彭參將道:“卑職剛……剛才用千里鏡照過了,船……尾巴……不,不,船頭上漆著一個太陽,一個月亮,那是臺灣鄭……鄭逆的徽號,一艘船要是裝五百名兵將,兩艘二千,三艘那就有七八千……”
韋小寶接過他手中千里鏡,對來船望去,一數之下,共有十三艘大船,再細看船頭,果然依稀畫得有太陽和月亮的徽記,喝道:“快去帶兵步防,守在岸邊,敵人坐小艇登陸,這就放箭!”彭參將連聲答應,飛奔而去。
蘇荃等都聞聲出來,只聽得來船又砰砰砰的放炮。公主道:“阿珂妹子,你去臺灣時,帶不帶虎頭同去?”阿珂頓足怒道:“你……你開什麼玩笑?”
韋小寶更加惱怒,罵道:“讓公主這臭皮帶了她的雙雙去臺灣……”
蘇荃忽道:“咦,怎地炮彈落海,沒濺起水柱?”只聽得砰砰兩響,炮口煙霧瀰漫,卻沒炮彈打上岸來,也沒落入海中。韋小寶一怔,哈哈大笑,道:“這是禮炮,不是來跟咱們為難的。”公主道:“先禮後兵!”韋小寶怒道:“雙雙這小丫頭呢?快過來,老子要打她屁股。”公主嗔道:“好端端的為什麼打女兒?”韋小寶道:“誰教她的娘這麼討厭!”
來船漸近,從千里鏡中看得清楚,船上升起的竟是大清黃龍旗,並非臺灣日月旗,韋小寶又驚又喜,將千里鏡交給蘇荃道:“你瞧瞧,這可奇了。”
蘇荃看了一會,微笑道:“這是大清水師,不是臺灣的。”
韋小寶接過來又看,笑道:“對啦,果真是大清水師。哎喲,幹什麼?他媽的好痛!”回過頭來,原來抱在阿珂懷裡的韋虎頭抓住了釣杆,用力拉扯,魚鉤在韋小寶頸中,自然扯得他好生疼痛。阿珂忍住了笑,忙輕輕替他把魚鉤取下,笑道:“對不住,別生氣。”韋小寶笑道:“乖兒子,年紀小小,就有姜太公的手段,了不起!”
公主哼了一聲,罵道:“偏心鬼!”
只見彭參將快步奔來,叫道:“韋爵爺,船上打的是大清旗號,只怕有詐。”韋小寶道:“不錯!只許一艘小艇載人上島,問明白了再說。”彭參將接令而去。
公主道:“定是鄭克爽這小子假打大清旗號,這些明明是臺灣船嘛!”韋小寶道:“很好,很好,公主,你近來相貌美得很啊。”公主一怔,聽丈夫稱讚自己,卻也忍不住喜歡,微笑道:“還不是一樣,有什麼美了?”韋小寶道:“你唇紅面白,眉毛彎彎,好像月裡嫦娥下凡,鄭克爽見了一定喜愛得緊。”公主呸的一聲。
不多時來船駛近,下錨停泊,六七名水兵劃了一艘小艇,駛向岸邊。彭參將指揮士兵,彎弓搭箭,對住了小艇。小艇駛到近處,艇中有人拿起話筒放在口邊,叫道:“聖旨到!水師提督施軍門向韋爵爺傳旨。”
韋小寶大喜,罵道:“他媽的,施琅這傢伙搞什麼古怪,卻坐了臺灣的戰船來傳旨。”蘇荃道:“想是他在海上遇到了臺灣水師,打了勝仗,將臺灣的戰船捉了過來。”韋小寶道:“定是如此。荃姊姊料事如神。”
公主兀自不服氣,嘀咕道:“我猜是施琅投降了臺灣,鄭克爽派他假傳聖旨。”韋小寶心中一喜,也就不再斥罵,在她屁股上扭了一把,拍了一記,興沖沖的趕到沙灘去接旨。
小艇中上來的果然是施琅。他在沙灘上一站,大聲宣旨。原來康熙派施琅攻打臺灣,澎湖一戰,鄭軍水師大敗,施琅乘勝入臺。明延平郡王鄭克爽不戰而降,臺灣就此歸於大清版圖。康熙論功行賞,以施琅當年閒居北京不用,得韋小寶保薦而立此大功,特此升韋小寶為二等通吃侯,加太子太保銜,長子韋虎頭蔭一等輕車都尉。
韋小寶謝恩已畢,茫然若失,想不到臺灣居然已給施琅平了。
他和鄭克爽一見面就結怨,師父陳近南為其所害,更是恨之切骨,但臺灣一平,大明天下從此更無寸土,也不禁有些惆悵。他年紀幼小,從未讀書,什麼滿漢之分,國族之仇,向來不放在心上,只是在天地會日久,平日聽會中兄弟們說得多了,自然而然也覺滿州人佔我漢人江山十分不該。這時聽說施琅將鄭克爽抓了去北京,並不覺得喜歡。又想師父一生竭盡心力,只盼恢復大明天下,就算這件大事做不成功,也要保住海外大明這一片土,那知師父被害不久,鄭克爽便即投降,師父在陰世得知,也必痛哭流涕。
韋小寶想到那日師父被害,也是因和施琅力戰之後,神困力疲,才會被鄭克爽在背後施了暗算,眼見施琅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氣,不由得一肚子都是氣,說道:“施大人立此大功,想來定是封了大官啦。”施琅微笑道:“蒙皇上恩典,賜卑職為三等靖海侯。”韋小寶道:“恭喜,恭喜。”心想:“我本來是一等通吃伯,升一級是三等通吃侯,小皇帝卻連升我兩級,原來要我蓋過了施琅,免得大家都做三等侯,滋味不大好。”但想到施琅大戰平臺,何等熱鬧風光,自己卻在這荒島上發悶,既妒且惱,不由得更對他恨得牙癢癢地。
施琅請了個安,恭恭敬敬的道:“皇上召見卑職,溫言有加,著實勉勵了一番,最後說道:施琅,你這次出師立功,可知是得了誰的栽培提拔?從前你在北京,誰都不來睬你,是誰保薦你的?卑職回道:回皇上:那是韋爵爺的保奏提拔,皇上加恩。皇上說道:你不忘本,這就是了。你即日去通吃島向韋小寶宣旨,加恩晉爵,獎他有知人之明,為朝廷立功。是以卑職專程趕來。”
韋小寶嘆了口氣,心想:“我提拔的人個個立功,就只我自己,卻給監禁在這荒島上寸步難行。小皇帝不住加我官爵,其實我就算封了通吃王,又有什麼稀罕了?”說道:“施大人,你坐了這些臺灣戰船到來,倒嚇了我一跳,還道是臺灣的水師打過來了呢,那想得到是你來耀武揚威。”
施琅忙請安謝罪,說道:“不敢,不敢。卑職奉了聖旨,急著要見爵爺,臺灣戰船打造得好,行駛起來快得多,因此乘了臺灣船來。”
韋小寶道:“原來臺灣戰船行駛得快,是為了船上漆得有太陽月亮的徽號。我先前心中嘀咕,只道施大人自己想在臺灣自立為王,可著實有些擔心呢。”
施琅大吃一驚,忙道:“卑職糊塗得緊,大人指點得是。卑職辦事疏忽,沒將臺灣戰船上的徽號去了。”其實這倒不是他的疏忽,只是他打平臺灣,得意萬分,坐了所俘獲的臺灣戰船北上天津,又南來通吃島,故意不鏟去船頭臺灣的徽號,好讓人見了指指點點,講述戰船的來歷,那是炫耀戰功之意。不料韋小寶卻說疑心他意欲在臺灣自立為王,這是最大的犯忌諱事,不由得滿背都是冷汗;心想小皇帝對這少年始終是十分恩寵,自己血戰而平臺灣,他舒舒服服的在島上閒居,功勞竟然還是他大,他封了二等侯,自己卻不過是三等侯。倘若他回到北京,在皇上面前說幾句閒話,自己這可大大糟糕了。
施琅心中這一惶恐,登時收起初上岸時那副趾高氣昂的神氣,命隨同前來的屬官上前拜見。其中一人卻是韋小寶素識,是當年跟隨陳近南而在柳州見過的地堂門好手林興珠。韋小寶心中一怔:“他是臺灣的將領,怎麼會在施琅手下?”聽他自報職位是水師都司。
林興珠自上岸來見到韋小寶後,早就驚疑不定:“他是陳軍師的小徒弟,怎麼做了朝廷大官,連施提督見了他都這麼恭敬?”
施琅指著林興珠,以及一個名叫洪朝的水師守備,說道:“林都司和洪守備本來都在臺灣軍中,隨著鄭克爽爵爺和劉國軒大人歸降朝廷的。他二人熟悉海事,因此卑職這次帶同前來,讓他二人照料臺灣的船隻。”
韋小寶“哦”了一聲,道:“原來如此。”見林興珠和洪朝都低下了頭,臉有愧色。
臺灣自鄭成功開府後,和日本、呂宋、罹羅、安南各地通商,甚為殷富。施琅平臺,取得外洋珍寶異物甚多,自己一介不取,盡數呈繳朝廷。康熙命他帶了一些來賜給韋小寶。此外施琅自己也有禮物,卻是些臺灣土產,竹箱、草蓆之類,均是粗陋物事。韋小寶一見,更增氣惱,心道:“張大哥、趙二哥、王三哥、孫四哥打平吳三桂,送給我的禮物何等豐厚,你卻送些叫化子的破爛東西給我,可還把我放在眼裡嗎?”
當晚韋小寶設宴款待,自是施琅坐了首席,此外是四名水師高職武官,以及林興珠和洪朝二人。酒過三巡,韋小寶問道:“林都司,臺灣延平郡王本來是鄭經鄭王爺,怎麼變成了鄭克爽這小子了?聽說他是鄭王爺的第二個兒子,該輪不到他做王爺啊?”
林興珠道:“是。回爵爺:鄭王爺於今年正月二十八去世,遺命大公子克臧接位。大公子英明剛毅,臺灣軍民向來敬服。可是太夫人董國太卻不喜歡他,派馮錫範行刺,將他殺了,立二公子克爽接位。大公子的陳夫人去見董國太,說大公子無罪。董國太大怒,叫人趕了出來,陳夫人抱著大公子的屍體哭了一場,就上吊死了。那位陳夫人,便是陳……陳軍師的大小姐。這件事臺灣上下人心都很不服。”
韋小寶聽說師父的女兒給人逼死,想起師父,心下痠痛,一拍桌子,罵道:“他媽的,鄭克爽這小子昏庸糊塗,會做什麼屁王爺了?”
林興珠道:“是。二公子接位後,封他岳父馮錫範為左提督,一應政事都歸他處理。這人處事不公,很有私心。有人大膽說幾句公道話,都給他殺了,因此文武百官都是敢怒不敢言。大公子和陳夫人的鬼魂又常常顯靈,到四月間,董國太就給鬼魂嚇死了。”
韋小寶道:“痛快,痛快!這董國太到了陰間,國姓爺可不能放過了她。”林興珠道:“誰說不是呢。董國太給鬼魂嚇死的事一傳出來,人心大快,全臺灣從北到南,大家連放了三天爆竹,說的是趕鬼,其實是慶祝這老虔婆死得好!”韋小寶連說:“有趣,有趣!”
施琅道:“鬼魂的事也未必真有。想來董國太殺了大孫兒、逼死了大孫媳後,心中不安,老年人疑心生暗鬼,就日夜見鬼了。”韋小寶正色道:“惡鬼是當真有的,尤其是冤死屈死之人,變了鬼後,定要討命報仇。施大人,你這次平臺殺人很多,這些臺灣戰船中,惡鬼必定不少,施大人還是小心為妙。”施琅微微變色,隨即笑道:“上陣打仗,免不了要殺人。倘若敵人陣亡的兵將都變了鬼來討命,做武將的個個不得好死了。”
韋小寶搖頭道:“那倒不然。施大人本來是臺灣國姓爺部下的大將,回過頭來打死臺灣的兵將,死了的冤鬼自然心中不服。這可跟別的將軍不同。”
施琅默然,心下甚是忿怒。他是福建晉江人,臺灣鄭王的部屬十之八九也都是福建人,尤以閩南人為多。他打平臺灣後,曾聽到不少風言風語,罵他是漢奸、閩奸,更有人匿名寫了文章,做了詩來斥罵他諷刺他的。他本就心中有愧,只是如此當面公然譏刺,韋小寶卻是第一人。他對韋小寶無可奈何,登時便遷怒於林興珠,向他瞪了一眼,心道:“一離此島,老子要你的好看。”
韋小寶說道:“施大人,你運氣也真好,倘若陳軍師沒有被害,在臺灣保護鄭克臧,董國太、鄭克爽他們就篡不了位。陳軍師統率軍民把守,臺灣上下一心,你未必就能成功。”
施琅默然,心想自己才能確是遠不及陳近南,此人倘若不死,局面自然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