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在天地會的所作所為,康熙無不備知底細,連得天地會中的暗語切口,也能背誦如流,但韋小寶偷盜四十二章經,在神龍教任白龍使等情,康熙卻全然不知。韋小寶仔細想來,定是天地會中出了奸細,而且這人必是自己十分親密之人。但青木堂這些老朋友個個赤膽忠心,義氣深重,決計不會去做奸細,出賣朋友。因此他心中雖然一直存了老大一個疑團,卻沒半點端倪可尋,只覺此事十分古怪、難以索解而已。
此刻風際中這麼一說,韋小寶驀然省悟,心道:“我真該死,怎麼會想不到此人身上。那日小皇帝要我炮轟伯爵府,天地會眾人之中,就只他一個不在王府裡。這事已明白不過,在伯爵府裡的,決不會是奸細,否則大炮轟去,有誰逃得性命?只因他事先已經得悉因此先行避開。唉我真是大傻瓜一個,他此刻倘若不說我還不是矇在鼓裡。”
風際中沉默寡言,模樣老實之極,武功雖高,舉止卻和一個呆頭木腦的鄉下佬一般。韋小寶偶爾猜測這奸細是誰,只想到口齒靈便、市儈一般的錢老本;舉止輕捷、精明乖巧的徐天川;辦事周到、能幹練達的高彥超;脾氣暴躁、好酒貪杯的玄貞道人,連對見多識廣、豪爽慷慨的樊綱,以及近年來衰老體弱的李力世、說話尖酸刻薄的祁清彪,也都是曾猜疑過,就是對這個半點不象奸細的風際中,從來不曾有過疑心。
突然又想:“那時候雙兒也不在伯爵府,難道她……她也是奸細,也對不住我嗎?”想到此節,不由得心中一酸,但隨即明白:“雙兒是風際中故意帶出去的。他知道這小丫頭是我的命根子,倘若轟死了她,此後事情拆穿,我定會恨他一世。他不過是皇上所派的一個奸細,暗中通報些訊息而已,天地會一滅,皇上便用他不著。我如在皇上面前跟他為難,他就抵擋不住,因此不敢當真得罪了我。”
這些推想說來話長,但在當時韋小寶心中,只靈機一閃之間,便即明白,說道:“風大哥,多謝你把雙兒帶出伯爵府,免得大炮轟死了她。”
風際中“啊”的一聲,登時臉色大變,退後兩步,手按刀柄,道:“你……你……”韋小寶笑道:“你我心照不宣,皇上早就什麼都是我說了。”風際中知道皇帝對他甚是寵愛,此言自必不假,問道:“那你為什麼不遵聖旨?”這一句話一問,那便是一切直承其事。
韋小寶微笑道:“風大哥,那你何必明知故問?這叫做忠義不能兩全。皇上待我,那是沒得說的了,果真是皇恩浩蕩,可是師父待我也不錯啊。現下師父已經死了,我還沒有什麼顧慮。就不知道皇上肯不肯赦我的死罪。”
風際中道:“眼下便有個將功贖罪的良機,剛才我說皇上決意要除去三個眼中釘,除了吳三桂、陳近南之外,第三個便是盤踞臺灣的鄭經。咱們把鄭經的兒子拿了,解去北京,說不定便可逼得鄭經歸降。皇上這一歡喜,韋都統,你便有天大的死罪,皇上也都赦免了。”他對韋小寶既不再隱瞞,口中也便改了稱呼,叫他為“韋都統”,對總舵主也直斥其名。
韋小寶心下惱怒:“你這沒義氣的奸賊,居然敢叫我師父的名字。”但想到能和康熙言歸於好,卻也當真開心,做不做官,那也罷了,時時能和小皇帝談談講講,實有無窮樂趣。
風際中又道:“韋都統,咱們回到北京,仍然不可揭穿了。天地會的那些人得知陳近南死了,多半會推舉你做總舵主。你義氣深重,甘心拋卻榮華富貴,伯爵不做,都是統不做,只為了這件事,那一個不佩服韋都統的英雄豪氣?”
韋小寶大是得意,問道:“大家當真這麼說?你這可不是騙人?”風際中忙道:“不,不……卑職決計不敢欺騙都統大人。”韋小寶心說:“他自稱卑職,不知做的什麼官?”雖然好奇,卻不敢問,一問便露出了馬腳,“皇上早就什麼都跟我說了”這話就不對了,轉念又想:“卻不妨問他升了什麼官。”微笑道:“你立了這場大功,皇上一定升了你的官,現下是什麼官兒了?”風際中道:“皇上恩典,賞了卑職當都是司。”
韋小寶心想:“原來是個芝麻綠豆小官,跟老子可差著他媽的十七廿八級。”清朝官制,伯爵是超品大官,驍騎營都統是從一品。漢人綠營武官最高的提督是從一品,總兵正二品,此下是副將、參將、遊擊,才輪到都司。但瞧風際中的模樣,臉上雖然仍是一副老實之極的神氣,眼光中已露出得意之色,便拱手笑道:“恭喜,恭喜。這是皇上親手提拔的,與眾不同。”
風際中請了一個安,道:“今日還仗大人多多栽培。”韋小寶笑道:“咱們是自己人,那有什麼說的?給皇上辦事,你本事大過我啊。”風際中道:“卑職那及大人的萬一?回大人:皇上吩咐卑職,若是見到大人,無論如何要大人回京,不可抗命違旨。卑職聽皇上的口氣,對大人著實看重,可說是十分想念。這番立了大功,將臺灣鄭逆的兒子逮去北京,皇上一歡喜,定然又會升大人的官。”
韋小寶心想:“我一直當你是老實人,原來這麼會打官腔。”
風際中又道:“大人當上了天地會總舵主,將十八省各堂香主、各處重要頭目通統調在一起,說是為陳近南開喪,那時候一網打盡,教這些圖謀不軌、大逆不道的反賊一個都逃不了。這場大功勞,可比當日炮轟伯爵府更加大上十倍了。大人你想,當日你如遵旨殺了陳近南、李力世這一干人,天地會的反賊各省都有,殺了一個總舵主,又會立一個總舵主,總是殺不乾淨。只有大人自己當了總舵主,那才能斬草除根,永遠絕了皇上的心腹大患。”
這一番言語,只聽得韋小寶背上出了一身冷汗,暗想:“這條毒計果然厲害之極,料想你自己也未必想得出,十九是小皇帝的計策。我回去北京,小皇帝多半會赦免我的大罪,可是定要我去撲滅天地會。這一番他定有對我的妙法,再也逃不出他手掌心了。”越想越寒心:“小皇帝要我投降,要打我屁股,那都不打緊,但逼我去做天地會的總舵主,將所有兄弟一古腦兒殺了,這件事可萬萬幹不得。這件事一做,普天下好漢個個操我的十八代祖宗,死了之後也見不得師父。這裡的大妞兒、小妞兒們,都是要打從心底裡瞧不起。就算旁人不理會,韋小寶良心雖然不多,總還有這麼一丁點兒。”
他向風際中瞧了一眼,口中“哦哦”連聲,心想:“我如不答應,我立時便跟我翻臉。動起手來,我們這許多人打他一個,未必便輸了。只是這廝武功挺高,我這些大妞兒、小妞兒要是給他殺了一兩個,那可乖乖不得了。咱們不妨再來玩一下‘含沙射影’。”沉吟道:“去見皇上,我倒也是很高興,只不過……只不過要殺了天地會這許多弟兄,未免太也不講義氣,不夠朋友,可得好好的商量商量。”
風際中道:“大人說得是。可是常言道得好: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韋小寶道:“對,對!無毒不丈夫……咦,啊喲,怎麼鄭克爽(應為土爽)這小子逃走了?”
風際中吃了一驚,回頭去瞧。韋小寶胸口對準了他,伸手正要去按毒針的機括,卻見雙兒搶上前來,叫道:“相公,什麼事?”
原來她見二人說之不休,一直關心,早在慢慢走近,忽聽得韋小寶驚呼“啊喲”,當即縱身而前。韋小寶這‘含沙射影’一射出,風際中固然打中,卻也勢必波及雙兒,這時手指已經碰到了機括,可就不敢按下去。
風際中一轉頭間,見鄭克爽和馮錫範兀自站在岸邊,並無動靜,立知不妙,身子一矮,反手已抓住了雙兒,將她擋在自己身前。以雙兒的武功,風際中本來未必一抓便中,只是突然出手,雙兒全無提防,當下給他抓中了手腕脈門,上身痠麻,登時動彈不得。風際中沉聲道:“韋大人,請你舉起手來。”
偷襲的良機既失,雙兒又被制住,韋小寶登落下風,便笑嘻嘻的道:“風大哥,你開什麼玩笑?”
風際中道:“韋大人這門無影無蹤的暗器太過厲害,請你舉起雙手,否則的話,卑職只好得罪了。”說著推著雙兒向前,自己躲在她身後,教韋小寶發不得暗器。
蘇荃、方怡、阿珂、曾柔等見這邊起了變故,紛紛奔來。風際中心想:“這小子心愛這小丫頭,不敢動手,那些女人卻不會愛惜她的性命。她們只愛這小子。”左手從腰間拔出鋼刀,手臂一長,刀尖指在韋小寶的喉頭,喝道:“大家不許過來!”
蘇荃等見韋小寶身處險境,當即停步,人人都是是又焦急,又奇怪,這風際中明明是韋小寶的朋友,剛才還並肩抗敵,怎麼在一轉眼間,一言不合,便動起手來?料想定是韋小寶要放鄭克爽,風際中卻要殺了他為陳近南報仇。
刀尖抵喉,韋小寶微微向後一仰,風際中刀尖跟著前推,喝道:“韋大人,請你別動,鋼刀不長眼睛,得罪莫怪,還是舉起手來罷。”韋小寶無奈,雙手慢慢舉起,笑道:“風大哥,你想升大官,發大財,還是對我客氣一點好。”
風際中道:“升官發財固然重要,第一步還得保全性命。”突然身子微側,搶到韋小寶身後,伸手從他靴桶中拔出匕首,指住他後心,說道:“韋大人,你這把匕首鋒利得很,卑職曾見你使過幾次。”
韋小寶只有苦笑,但覺背心上微痛,知道匕首劍尖已刺破了外衣,雖然穿著護身寶衣,卻擋不住這柄寶劍。風際中喝道:“你們大家都是轉過身去,拋下兵刃。”
蘇荃等見此情勢,只得依言轉身,拋下兵器。風際中尚有六名天地會兄弟站在一旁,向著他們叫道:“大家都過來,我有話說。”那六人不明所以,走了過來。
風際中右肘一抬,拍的一聲,手肘肘尖撞正韋小寶背心‘大椎穴’,左手鋼刀揮出,擦擦、拍拍、啊啊、哎唷幾下聲響,六名天地會兄弟已盡數中刀斃命。他在頃刻間連砍六人,每一刀分別砍中了一人要害。出刀之快,砍殺之狠,實是罕見。蘇荃等聽得慘呼之聲,一齊回過身來,眼見六人屍橫就地,或頭、或頸、或胸、或背、或腰、或脅,傷口中都是鮮血泉湧,眾女無不驚呼失聲,臉無人色。
原來風際中眼見已然破面,動起手來,自己只孤身一人,因此上搶先殺了這六名天地會兄弟,一來立威鎮懾,好教韋小寶及眾女不敢反抗;二來也是少了六個敵人。這麼一來,對方人數雖多,卻只剩下一個少年,七個女子。他左手長刀回過,又架在韋小寶頸中,說道:“韋大人,咱們下船罷。”他想只須將韋小寶和鄭克爽二人擒去呈獻皇上,便是立了奇功。這七個女人還是留在島上,以免到得船中多生他患,自己手下留情,不殺七女,那也是預留地步,免得和韋小寶結怨太深。皇上日後對這少年如何處置那是誰也料想不到之事。
眾女見韋小寶受他挾制,都是心驚膽戰,不知如何是好。建寧公主卻大聲怒罵:“你是什麼東西,膽敢如此無理?快快拋下刀子!”風際中哼了一聲,並不理會。他曾隨同韋小寶護送她去雲南就婚,識得公主,不敢出言挺撞。
公主見他不睬,更是大怒,世上除了太后、皇帝、韋小寶、蘇荃四人之外,她是誰也不放在眼內,俯身拾起地下一柄單刀,縱身而前,向風際中當頭劈落。
風際中側身避過。公主呼呼連劈三刀,風際中左右避讓。倘若換作別個女子,他早已飛腿將她踢倒。但提刀來砍的是皇帝御妹、金枝玉葉的公主,他心中所想的只是立功升官、報效皇家,如何敢得罪了公主?當下只是閃避。公主罵道:“你這臭王八蛋奴才,站著不許動!我要砍你的腦袋,怎麼你這臭頭轉來轉去,老是教我砍不中?我跟皇帝哥哥去說,把你千刀萬剮!”風際中大吃一驚,心想這女人說得出,做得到,她跟皇帝是兄妹之親,自己只是個芝麻綠豆小武官,怎鬥得過公主?可是要聽她吩咐,將自己的臭頭穩擺不動,讓殿下萬金之體的貴手提刀來砍,似乎總是有些難以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