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能作為勞師遠征的藉口,何況所述即便是真,那也只能說明南澳無意與我大漢建交而已,
只因此就出兵討伐,豈非師出無名乎?”
陳慶立馬說道:“我知道諸位心裡在想什麼,但我想說一句,我們現在不能只守著以前以中原為中心的想法,
我大漢勢力範圍已經擴張到南洋,南洋不少國度也都需要我大漢來排程,這不單單只是面子問題,
更關係到我朝億萬子民的生計,而南澳是南洋最大的宗主國,不把這顆釘子拔掉,
只會在以後未來的南洋商貿中埋下一個不安定因素,所以,我還是以為,對南澳用兵,勢在必行。”
司馬謹立馬回道:“陳將軍所言是沒錯,但正因為南洋事關生計問題,更是要謹慎用兵才是,
除開軍事勞師遠征外,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麼?其實我大漢也可以透過經濟封鎖的方式來迫使南澳改變態度嘛,
畢竟現在的戰爭不比從前,一旦開戰,那些火藥槍炮可都是不少錢,正應了陛下一句話,叫什麼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戰爭打的可都是錢啊!”
百官你一言我一語,對於南澳攻略可謂是各自拿出自己分析。
漸漸地,主戰派和反戰派之間開始爭執的面紅耳赤,誰也無法說服誰。
劉策靜靜看著爭執不休的場面,並沒有加以阻止。
內閣的存在就是要先找出分歧,然後從分歧中找出重點,再一一解決,最終達成一致。
只是,可能誰都沒有關注到,百官對於南澳的方案只取決與戰或不戰,卻從沒有一人提出“戰敗”可能性。
也許因為漢朝立國以來的戰無不勝印象,讓百官們潛意識裡認為天下間已經沒有任何對手了,勝利就是應該的,不存在失敗的可能性。
如今能在長安立足點官員都已經從天圓地方和自我中心的觀念中,走向天下大同的境界。
沒有人會再認為中原立於天地中心,四周皆是蠻夷覬覦天朝富庶的想法,而是開始想方設法從世界觀來獲取利益來發展中原的經濟。
這一進步,已經跳出了前朝侷限性,提升了格局。
這次爭論其實百官都是從利益層面考量打或者不打,是謂良性競爭。
爭論了一上午,最終主戰跟主戰兩派都沒能爭出個結果,只能暫且擱置,決定用完膳後接著談。
午飯過後,內閣會議繼續,場面依然跟上午一樣,各自爭論不休,甚至更加激烈。
良久,許文靜忍無可忍,起身道:“諸位安靜,不知能否聽本官說幾句!”
內閣大廳立馬安靜下來,齊齊看向許文靜。
劉策眯著眼看著許文靜,知道這貨終於要放大招了,不由好奇他打算怎麼辦。
只見許文靜走下高臺,抓起一疊檔案,分發給路過的官員,然後說道:“諸位,這是我從兵部嶽少穆將軍手中得到的有關南澳和南洋僑民生活狀況,你們看看,這些我們中原後裔在異國他鄉究竟生活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