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放入省。溫堅執不奉詔,乃改勖檢校禮部郎中。翌日,帝謂楊嗣復曰:“韋溫
不放姚勖入省,有故事否?”嗣復對曰:“韋溫志在銓擇清流。然姚勖士行無玷,
梁公元崇之孫,自殿中判鹽鐵案,陛下獎之,宜也。若人有吏能,不入清流,孰
為陛下當煩劇者?此衰晉之風也。”上素重溫,亦不奪其操,出為陝虢觀察使。
武宗即位,李德裕用事,召拜吏部侍郎,欲引以為相。時李漢以家行不謹,
貶汾州司馬。溫從容白德裕曰:“李漢不為相公所知,昨以不孝之罪絀免,乞加
按問。”德裕曰:“親情耶?”溫曰:“雖非親暱,久相知耳。”德裕不悅。居
無何,出溫為宣歙觀察使,闢鄭處誨為觀察判官,德裕愈不悅。池州人訟郡守,
溫按之無狀,杖殺之。
明年,瘍生於首,謂愛婿張復魯曰:“予任校書郎時,夢二黃衣人齎符來追,
及滻,將渡,一人續至曰:‘彼墳至大,功須萬日。’遂不涉而寤。計今萬日矣,
與公訣矣。”明日卒,贈工部尚書,諡曰孝。
溫在朝時,與李珏、楊嗣復周旋。及楊、李禍作,嘆曰:“楊三、李七若取
我語,豈至是耶!”初溫以楊、李與德裕交怨,及居位,溫勸楊、李徵用德裕,
釋憾解慍。二人不能用,故及禍。溫無子,女適薛蒙,善著文,續曹大家《女訓》
十二章,士族傳寫,行於時。溫剛腸寡合,人多疏簡,唯與常侍蕭祐善。
蕭祐者,蘭陵人。少孤貧。耿介苦學,事親以孝聞。自處士徵拜左拾遺,累
遷至考功郎中。祐博雅好古,尤喜圖畫。前代鍾、王遺法,蕭、張筆勢,編序真
偽,為二十卷,元和末進御,優詔嘉之,授兵部郎中。出為虢州刺史,入為太常
少卿,轉諫議大夫。逾月為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防禦觀察使。太和二年八
月,卒於官,贈右散騎常侍。
祐閒淡貞退,善鼓琴賦詩,書畫盡妙。遊心林壑,嘯詠終日,而名人高士,
多與之遊。給事中韋溫尤重之,結為林泉之友。
獨孤鬱,河南人。父及,天寶末與李華、蕭潁士等齊名。善為文,所著《仙
掌銘》,大為時流所賞,位終常州刺史。鬱,貞元十四年登進士第,文學有父風,
尤為舍人權德輿所稱,以子妻之。貞元末,為監察御史。
元和初,應制舉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入第四等,拜左拾遺。太子司議郎
杜從鬱拜左補闕,鬱與同列,論之曰:“從鬱是宰臣佑之子,父居宰執,從鬱不
宜居諫列。”乃改為左拾遺,又論曰:“補闕之與拾遺,資品雖殊,同是諫官,
若時政或有得失,不可令子論父。”從鬱竟改他官。
四年,轉右補闕,又與同列拜章論中官吐突承璀不宜為河北招討使,乃改招
撫宣慰使。
五年,兼史館修撰。尋召充翰林學士,遷起居郎。權德輿作相,鬱以婦公辭
內職。憲宗曰:“德輿乃有此佳婿。”因詔宰相於士族之家,選尚公主者。遷鬱
考功員外郎,充史館修撰、判館事,預修《德宗實錄》。
七年,以本官復知制誥。八年,轉駕部郎中。其年十月,復召為翰林學士。
九年,以疾辭內職。十一月,改秘書少監,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