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命禮部尚書趙郡王孝恭齎書就思摩部落,築壇於河上以拜之,並賜之鼓
纛。突厥及胡在諸州安置者,並令渡河北,還其舊部。又以左屯衛將軍阿史那忠
為左賢王,左武衛將軍阿史那泥孰為右賢王以貳之。
薛延陀聞太宗遣思摩渡河北,慮其部落翻附磧北,預蓄輕騎,伺至而擊之。
太宗遣敕之曰:“擅相侵者,國有常刑。”延陀曰:“至尊遣莫相侵掠,敢不奉
詔。然突厥翻覆難信,其未破前,連年殺中國人,動以千萬計。至尊破突厥,須
收為奴婢,將與百姓,而反養之如子,結社率竟反,此輩獸心,不可信也。臣荷
恩甚深,請為至尊誅之。”時思摩下部眾渡河者凡十萬,勝兵四萬人,思摩不能
撫其眾,皆不愜服。至十七年,相率叛之,南渡河,請分處於勝、夏二州之間,
詔許之。思摩遂輕騎入朝,尋授右武衛將軍,從徵遼東,為流矢所中;太宗親為
吮血,其見顧遇如此。未幾,卒於京師。贈兵部尚書、夏州都督,陪葬昭陵,立
墳以象白道山,詔為立碑於化州。
先是,貞觀中,突厥別部有車鼻者,亦阿史那之族也,代為小可汗,牙於金
山之北。頡利可汗之敗,北荒諸部將推為大可汗,遇薛延陀為可汗,車鼻不敢當,
遂率所部歸於延陀。為人勇烈,有謀略,頗為眾附。延陀惡而將誅之,車鼻密知
其謀,竄歸於舊所,其地去京師萬里,勝兵三萬人,自稱乙注車鼻可汗。西有歌
羅祿,北有結骨,皆附隸之。自延陀破後,遣其子沙缽羅特勤來朝,貢方物,又
請身自入朝。太宗遣將軍郭廣敬徵之,竟不至,太宗大怒。貞觀二十三年,遣右
驍衛郎將高侃潛引回紇、僕骨等兵眾襲擊之。其酋長歌邏祿泥孰闕俟利發及拔塞
匐處木昆莫賀咄俟斤等率部落背車鼻,相繼來降。永徽元年,侃軍次阿息山。車
鼻聞王師至,召所部兵,皆不赴,遂攜其妻子從數百騎而遁,其眾盡降。侃率精
騎追車鼻,獲之,送於京師。仍獻於社廟,又獻於昭陵。高宗數其罪而赦之,拜
左武衛將軍,賜宅於長安,處其餘眾於鬱督軍山,置狼山都督以統之。車鼻長子
羯漫陀,先統拔悉密部。車鼻未敗前,遣其子庵鑠入朝,太宗嘉之,拜左屯衛將
軍,更置新黎州以統其眾。
車鼻既破之後,突厥盡為封疆之臣,於是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單于都
護領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蘇農等一十四州,瀚海都護領瀚海、金微、新黎
等七都督、仙萼、賀蘭等八州,各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高宗東封泰山,狼山
都督葛邏祿社利等首領三十餘人,並扈從至嶽下,勒名於封禪之碑。自永徽已後,
殆三十年,北鄙無事。
調露元年,單于管內突厥首領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落,始相率反叛,立泥
孰匐為可汗,二十四州並叛應之。高宗遣鴻臚卿蕭嗣業、右千牛將軍李景嘉率眾
討之,反為溫傅所敗,兵士死者萬餘人。又詔禮部尚書裴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
管,率太僕少卿李思文、營州都督周道務等統眾三十餘萬,討擊溫傅,大破之。
泥孰匐為其下所殺,並擒奉職而還。
永隆元年,突厥又迎頡利從兄之子阿史那伏念於夏州,將渡河立為可汗,諸
部落復響應從之。又詔裴行儉率將軍曹繼叔、程務挺、李崇直、李文暕等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