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王思禮鄧景山辛雲京
李光弼,營州柳城人。其先,契丹之酋長。父楷洛,開元初,左羽林將軍同
正、朔方節度副使,封薊國公,以驍果聞。光弼幼持節行,善騎射,能讀班氏
《漢書》。少從戎,嚴毅有大略,起家左衛郎。丁父憂,終喪不入妻室。
天寶初,累遷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府、朔方都虞候。五載,河西節度王忠嗣
補為兵馬使,充赤水軍使。忠嗣遇之甚厚,常雲:“光弼必居我位。”邊上稱為
名將。八載,充節度副使,封薊郡公。十一載,拜單于副使都護。十三載,朔方
節度安思順奏為副使、知留後事。思順愛其材,欲妻之,光弼稱疾辭官。隴右節
度哥舒翰聞而奏之,得還京師。祿山之亂,封常清、高仙芝戰敗,斬於潼關。又
以哥舒翰率師拒賊。尋命郭子儀為朔方節度,收兵河西。玄宗眷求良將,委以河
北、河東之事,以問子儀,子儀薦光弼堪當閫寄。十五載正月,以光弼為雲中太
守,攝御史大夫,充河東節度副使、知節度事。二月,轉魏郡太守、河北道採訪
使,以朔方兵五千會郭子儀軍,東下井陘,收常山郡。賊將史思明以卒數萬來援
常山,追擊破之,進收藁城等十餘縣,南攻趙郡。三月八日,光弼兼范陽長史、
河北節度使,拔趙郡。自祿山反,常山為戰場,死人蔽野,光弼酹其屍而哭之,
為賊幽閉者出之,誓平寇難,以慰其心。六月,與賊將蔡希德、史思明、尹子奇
戰於常山郡之嘉山,大破賊黨,斬首萬計,生擒四千。思明露發跣足,奔於博陵。
河北歸順者十餘郡。
光弼以范陽祿山之巢穴,將先斷之,使將絕根本。會哥舒翰潼關失守,玄宗
幸蜀,人心驚駭。肅宗理兵於靈武,遣中使劉智達追光弼、子儀赴行在,授光弼
戶部尚書,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景城、河間之卒五千赴
太原。時節度王承業軍政不修,詔御史崔眾交兵於河東。眾侮易承業,或裹甲持
槍,突入承業廳事玩謔之。光弼聞之素不平。至是,交眾兵於光弼。眾以麾下來,
光弼出迎,旌旗相接而不避。光弼怒其無禮,又不即次兵,令收系之。頃中使至,
除眾御史中丞,懷其敕問眾所在。光弼曰:“眾有罪,系之矣!”中使以敕示光
弼,光弼曰:“今只斬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斬中丞;若拜宰相,亦斬宰相。”
中使懼,遂寢之而還。翌日,以兵仗圍眾,至碑堂下斬之,威震三軍。命其親屬
吊之。
二年,賊將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巖、牛廷玠等四偽帥率眾十餘萬來攻太原。
光弼經河北苦戰,精兵盡赴朔方,麾下皆烏合之眾,不滿萬人。思明謂諸將曰:
“光弼之兵寡弱,可屈指而取太原,鼓行而西,圖河隴、朔方,無後顧矣!”光
弼所部將士聞之皆懼,議欲修城以待之,光弼曰:“城週四十里,賊垂至,今興
功役,是未見敵而自疲矣。”乃躬率士卒百姓外城掘壕以自固。作塹數十萬,眾
莫知所用。及賊攻城於外,光弼即令增壘於內,環輒補之。賊城外詬詈戲侮者,
光弼令穿地道,一夕而擒之,自此賊將行皆視地,不敢逼城。強弩發石以擊之,
賊驍將勁卒死者十二三。城中長幼鹹伏其勤智,懦兵增氣而皆欲出戰。史思明揣
知之,先歸,留蔡希德等攻之。月餘,我怒而寇怠,光弼率敢死之士出擊,大破
之,斬首七萬餘級,軍資器械一皆委棄。賊始至及遁,五十餘日,光弼設小幕,
宿於城東南隅,有急即應,行過府門,未嘗回顧。賊退三日,決軍事畢,始歸府
第。轉檢校司徒,收清夷、橫野等軍,擒賊將李弘義以歸。詔曰:“銀青光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