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服
昔黃帝造車服,為之遮蔽,上古簡儉,未立等威。而三、五之君,不相沿習,
乃改正朔,易服色,車有輿輅之別,服有裘冕之差,文之以染繢,飾之以絺繡,
華蟲象物,龍火分形,於是典章興矣。周自夷王削弱,諸侯自恣。窮孔翬之羽毛,
無以供其侈;極隨和之掌握,不足慊其華。則皮弁革舄之容,非珠履鷸冠之玩也。
迨秦誅戰國,斟酌舊儀,則有鹵簿、金根、大駕、法駕,備千乘萬騎,異《舜典》、
《周官》。漢氏因之,號乘輿三駕,儀衛之盛,無與比隆。東京帝王,博雅好古,
明帝始令儒者考《曲臺》之說,依《周官》五輅六冕之文,山龍藻火之數,創為
法服。雖有製作,竟寢不行。輿駕乘金根而已。服則袞冕,冠則通天。其後所御,
多從袍服。事具前志。而裘冕之服,歷代不行。後魏、北齊,輿服奇詭,至隋氏
一統,始復舊儀。
隋制,車有四等,有亙幰、通幰、軺車、輅車。初制五品以上乘偏幰
其後嫌其不美,停不行用,以亙車代之。三品以上通幰車,則青壁。一品軺車,
油幰朱網。唯輅車一等,聽敕始得乘之。馬珂,一品以下九子,四品七子,五
品五子。
衣裳有常服、公服、朝服、祭服四等之制。
平巾幘,牛角箄簪,紫衫,白袍、靴,起梁帶。五品已上,金玉鈿飾,用犀
為簪,是為常服,武官盡服之。六品已下,衫以緋。至於大仗陪立,五品已上及
親侍加兩襠滕蛇,其勳侍去兩襠。
弁冠,朱衣裳,素革帶,烏皮履,是為公服。其弁通用烏漆紗為之,象牙為
簪導。五品已上,亦以鹿胎為弁,犀為簪導者。加玉琪之飾:一品九琪,二品八
琪,三品七琪,四品六琪。三品兼有紛、鞶囊,佩於革帶之後,上加玉珮一。鞶
囊:二品以上金縷,三品以上銀縷,五品以上彩縷,文官尋常入內及在本司常服
之。
親王,遠遊三梁冠,金附蟬,犀簪導,白筆。三師三公、太子三師三少、尚
書秘書二省、九寺、四監、太子三寺、諸郡縣關市、親王文學、藩王嗣王、公侯,
進賢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兩梁,犀簪導。九品以上一梁,牛角簪導。門
下、內書、殿內三省,諸衛府,長秋監,太子左右庶子、內坊、諸率,宮門內坊,
親王府都尉,府鎮防戍九品以上,散官一品已下,武弁幘。侍中、中書令,加貂
蟬,珮紫綬。散官者,白筆。御史、司隸二臺,法冠。(一名獬豸冠。)謁者臺
大夫以下,高山冠。並絳紗單衣,白紗內單,皂領、褾、襈、裾,白練裙
襦,絳蔽膝,革帶,金飾鉤暐,方心曲領,紳帶,玉鏢金飾劍,亦通用金鏢,山
玄玉佩,綬,襪,烏皮舄。是為朝服。玉佩,纁朱綬,施二玉環。三品以上綠綬,
四品、五品青綬。二品以下去玉環,六品以下去劍、珮、綬。八品以下,冠去白
筆,衣省內單及曲領、蔽膝,著烏皮履。五品加紛、鞶囊。其綬纁朱者,用四彩,
赤、紅、縹、紺紅。朱質,纁文織,長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闊九寸。綠綬用
四彩,綠、紫、黃、硃紅。綠質,長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闊九寸。紫綬用四
彩,紫、黃、赤、紅。紫質,長一丈六尺,一百八十首,闊八寸。青綬三彩,白、
青、紅。青質,長一丈四尺,一百四十首,闊七寸。
玄衣纁裳冕而旒者,是為祭服,綬、珮、劍各依朝服之數。其章逢七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