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上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諱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順聖長孫皇后。
以貞觀二年六月,生於東宮之麗正殿。五年,封晉王。七年,遙授幷州都督。幼
而岐嶷端審,寬仁孝友。初授《孝經》於著作郎蕭德言,太宗問曰:“此書中何
言為要?”對曰:“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
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太宗大悅曰:“行此,足以事父兄,
為臣子矣。”及文德皇后崩,晉王時年九歲,哀慕感動左右,太宗屢加慰撫,由
是特深寵異。尋拜右武候大將軍。十七年,皇太子承乾廢,魏王泰亦以罪黜,太
宗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計議,立晉王為皇太子。太宗每視朝,常令在側,
觀決庶政,或令參議,太宗數稱其善。十八年,太宗將伐高麗,命太子留鎮定州。
及駕發有期,悲啼累日,因請飛驛遞表起居,並遞敕垂報,並許之。飛表奏事,
自此始也。及軍旋,太子從至幷州。時太宗患癰,太子親吮之,扶輦步從數日。
二十三年五月己巳,太宗崩。庚午,以禮部尚書、兼太子少師、黎陽縣公于志寧
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書左丞張行成為兼侍中、檢校刑部尚書,太子右庶子、
兼吏部侍郎、攝戶部尚書高季輔為兼中書令、檢校吏部尚書,太子左庶子、高陽
縣男許敬宗兼禮部尚書。辛未,還京。
六月甲戌朔,皇太子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二。詔曰:“大行皇帝奄棄普天,
痛貫心靈,若置湯火。思遵大孝,不敢滅身,永慕長號,將何逮及。粵以孤眇,
屬當元嗣,思勵空薄,康濟黎元。敬順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凱澤,被乎億兆。
可大赦天下。內外文武賜勳官一級。諸年八十以上賚以粟帛。雍州及諸州比年供
軍勞役尤甚之處,並給復一年。”辛巳,改民部尚書為戶部尚書。疊州都督、英
國公勣為特進、檢校洛州刺史,仍於洛陽宮留守。癸未,詔司徒、揚州都督、趙
國公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餘並如故,賜物三千段。癸
巳,特進、英國公勣為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秋七月丙午,有司請改
治書侍御史為御史中丞,諸州治中為司馬,別駕為長史,治禮郎為奉禮郎,以避
上名。以貞觀時不諱先帝二字,詔有司,奏曰:“先帝二名,禮不偏諱。上既單
名,臣子不合指斥。”上乃從之。己酉,于闐王伏闍信來朝。八月癸酉朔,河東
地震,晉州尤甚,壞廬舍,壓死者五千餘人。三日又震。詔遣使存問,給復二年,
壓死者賜絹三匹。以開府儀同三司、英國公勣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
僕射始帶同中書門下。庚寅,葬太宗於昭陵。
九月甲寅,加授鄜州刺史、荊王元景為司徒,前安州都督、吳王恪為司空兼
梁州刺史。丙寅,贈太尉、梁國公玄齡,贈司徒、申國公士廉,贈左僕射、蔣國
公屈突通,並可配食太宗廟庭。冬十一月甲子,以瑤池都督阿史那賀魯為左驍衛
大將軍。乙丑,晉州地又震。是冬無雪。
永徽元年春正月辛丑朔,上不受朝,詔改元。壬寅,御太極殿,受朝而不會。
丙午。立妃王氏為皇后。丁未,以陳王忠為雍州牧。二月辛卯,封皇子孝為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