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竇竇和師師很不滿,因為電影一開始,她們的眼睛和耳朵就被捂住了。電影中出現了“少兒不宜”的畫面,向小園和李朝一人負責一個,保護好小朋友的大眼睛和小耳朵。
師師看到是媽媽乾的,就這麼乖乖地坐著,毫不反抗。竇竇就不同了。她扒拉李朝的手,張開嘴要咬他的時候,李朝嚇得放開了。
李朝:(ーー;
竇竇傲嬌地哼了一聲,大眼睛看向熒幕,正好看到電影裡出現一個小男孩,小男孩光屁股在洗澡,還出現了“你的小唧唧長大啦”這樣的話。
“嘻嘻哈~~小唧唧~~”竇竇賊兮兮地笑。
這個小朋友還處在懵懂中,但是對小唧唧還是有所瞭解的,因為在幼兒園裡,她是小霸王一般的存在,甚至曾經揪過某個小男生的小唧唧。
李朝苦笑地和向小園對視一眼,電影裡不宜畫面已經結束,他索性放開竇竇,向小園也放開了師師。然後,竇竇立刻湊到師師耳朵邊,開始介紹她剛才看到的精彩畫面。
李朝、向小園:“……”
儘管已經看過了電影,但是李想依然投入地觀看,所不同的是,他知道劇情的走向,能夠提前做好預防,避免那些壓抑的、絕望的情緒。現場將近2000位觀眾卻做不到他這樣,他們跟隨主角不由代入到劇情中,一起感受什麼叫絕望,什麼叫無助。現場原本嗡嗡嗡的有細微的嘈雜聲,這是人們在交頭接耳,但是很快,多餘的聲音徹底消失了,整個大禮堂裡只剩下大銀幕上的聲音,再過一了會兒,現場又響起了其他的聲音,那是抽泣聲,已經有人忍不住開始哭泣。
現場的人群中,有不少是電影媒體人、影評人。他們坐在靠前的位置上,整整五排都是他們的同行。網路大V“樂聖陶”就是其中受邀人之一。
“樂聖陶”的主要身份是樂評人,但也寫影評。他在微博上的粉絲有1000多萬,是一位以點評犀利聞名的網路紅人。不過,話說回來,就算他想靠顏值也靠不上。他是一個微胖的大概170cm出頭的30幾歲的男人,長相普通,戴一副黑框眼鏡,走在人群中沒誰會注意的那種。這種人當刺客和路人甲很適合,唯獨不適合當明星。
他最早是在去年夏天認識李想。當時暑假結束後,他寫了一篇暑期綜藝的總結長評,變著花樣誇了一頓李想,誇了一頓《今日之星》。後來,李想出歌,他總是衝在最前線,毫不吝嗇誇獎之詞,是忠實狗腿子。
《我不是藥神》電影專案立項後,“樂聖陶”一直很關注。說實話,他對此不大看好。先不說李想有沒有經驗寫劇本——劇本和不是一回事,能寫好不代表就能寫好劇本——就說曹家愷的介入讓他就很擔心。曹家愷加入劇組時,正值“臭名遠揚”的時候,當時連帶著電影也被人臭罵。
其他的電影都是盯著流量請人,誰的流量高就請誰,管他有沒有演技呢。遠的不說,近的《魔都堡壘》。這部電影昨天已經舉辦了首映禮,他去看了,一塌糊塗,兩個字形容:做作。
本來,他心想今年暑期檔會有最後的瘋狂,因為大投入、大製作、大宣傳的《魔都堡壘》還沒有上映,但是提前看了之後,他相信這部電影肯定撲街,投資方要血本無歸!更別提什麼上演最後的瘋狂,唯一可能瘋狂的就是看了這部電影的觀眾,和血虧的投資方。
那麼,最後能給暑期檔畫上句號的,就只剩下《我不是藥神》,但是這樣一部小成本的文藝片,沒誰做太大指望。何浩全以前都是拍喜劇片,好幾部是票房炸彈,現在轉型拍這樣一部深沉的、悲傷的,揭露社會頑疾的電影,讓人有些擔心——他能掌控喜劇,但是悲劇能否掌握?
《我不是藥神》和今年吳雪妃主演的電影《隔江山色》很像,都不是衝著票房去的,而是衝著獲獎去的。《隔江山色》——這部電影已經拿了好幾個大獎,但是票房定格在2億。小賺一筆,沒虧就算贏。
“樂聖陶”和身邊的許多影片人都是這麼看待《我不是藥神》的——這部電影不是衝著票房去的,而是獲獎。這樣一想的話,大家更能擺正角度看待這部電影。換句話說,就是這部電影不會有那麼多爆點,不會有太多討喜的地方,相反,可能會讓人難受,讓人扎心,往心裡扔刀子。
當電影開始後,他確實被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