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開場後,邀請電影的主創人員上臺。李想和李秉雲、何浩全、王佔輝、張宇,以及華蘭影視的老總,副導演,還有其他幾位重要配角一起上臺。
主持人見大家都上來後,說道:“少了一個人,本來,今天應該是圓滿的。”
臺下立刻有人喊“曹家愷”,並且喊他名字的人越來越多。
主持人說道:“本來我們接下來的環節是採訪主創人員,但是何導事先和我溝通,增加了一個環節,大家想看看曹家愷在片場的一些花絮嗎?我們剪輯了一個集錦。”
“要看!!”
“看~~”
“家愷——”
……
主持人說道:“你們確定要看嗎?我擔心不少人會看哭。”
現場一片“要看”聲。
曹家愷在《我不是藥神》裡飾演呂受益,等會兒電影一開始大家就能再次看到他的音容相貌,但是電影是電影,電影是另外一個故事,而現場的眾人更想看到現實生活中的曹家愷,他們想看到他生活中的故事的最後一篇。
比起電影,片場花絮更能真實帶血肉地向大家展現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維度的曹家愷。
“那好,那我們先看看家愷。”主持人說道,大禮堂裡的燈光熄滅,舞臺上的燈光也滅掉了,站在臺上的李想等人立刻陷入黑暗中,所有人的焦距都定格在天幕銀屏上。那裡,出現了曹家愷的影像,很難得的是,這一幕曹家愷正騎在一輛破舊的摩托車上哈哈大笑。
笑聲一層一層傳遞到大禮堂的所有角落,但是眾人卻沒一個笑的,氛圍有些嚴肅,一時間安靜無聲。
集錦時間不長,不到4分鐘,很快就結束了。
大禮堂裡的燈光重新亮起來,果然有人在擦眼淚。
主持人開始詢問主創人員對曹家愷的印象,這一個環節著重緬懷他。
這個環節結束後,首映禮才算是進入常規程式,主持人簡單採訪了一下主創人員,每個人都說了兩句,然後才是今天的重頭戲——電影開始了。
李想本來想坐到向小園她們身邊去,但是方正來了,他必須陪同坐著。電影片頭播放時,方正側過頭和李想小聲聊了兩句,接著才安靜下來,專注看電影,他倒要看看總編看重的這部電影到底什麼來頭。
片頭上陸續閃現主創人員的名字,師師第一眼看到了“編劇李想”中“李想”兩個字時,開心地指著說:“是鴿鴿。”
這個小朋友真厲害啊,竟然這麼快就認出來了,向小園誇她。竇竇見狀,立刻不再東張西望,緊緊地盯著大銀幕,要表現表現。當看到“演唱李想”四個字時,立即搶在師師前面告訴爸爸媽媽,是大象,得到誇獎後,嘚瑟地瞧了瞧小不點,那意思彷彿是在說,姐姐就是姐姐,就是介麼厲害。
片頭結束後,大螢幕上顯示幾個大字“謹以此片獻給曹家愷”,現場再次自發響起掌聲,李想也跟著在鼓掌。他還注意到坐在他左側的李秉雲在抹眼淚。上一次看《我不是藥神》時,曹家愷就坐在大家身邊,這次卻已經陰陽相隔。李想又想到,當初在《今日之星》的舞臺上,他在舞臺上表演,臺下坐著李秉雲和曹家愷,為他加油,現在形勢陡轉,變成了他和李秉雲坐在臺下,觀看曹家愷在熒幕上的表演,這讓李想不禁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