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們再怎麼罵,人家產品的品質擺在那呢,而且價格不貴。
另外他們不加大投資,企業也是為了今後一旦有變,隨時可以撤離這個市場做準備。
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而且他們帶了頭,其他人也會悄悄跟上,比如日本。
只不過他們一直是在悄悄的做,並沒有米國人那樣大張旗鼓的喊出來而已。
而且目前看來,他們做的還非常成功,大部分投資都離開了最大市場,但人家的企業卻依舊活得挺滋潤。
這可能會讓很多人失望了。
不過南朝國這樣做,也給其他國家樹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榜樣。
那就是,原本其他國家,也確實很擔心,這樣的問題,那就是萬一真的離開了這個市場。
會不會真的像那些那些人說的那樣,會大大的影響公司銷售的業績,最終倒是公司經營不下去。
可看了南朝國那些企業,現在的表現之後,其他國家的公司就也有了底。
就比如最近的日本,原本只有幾十家企業,接受了日本政府的資助,把產業鏈搬離了‘最大市場’。
可是現在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家企業,向日本政府申請資金幫助,打算離開‘最大市場’了。
而隨著米國在背後的鼓動,想必今後會有更多國家的企業,選擇離開腦缺氧們口中的‘最大市場’。
到那個時候,大市場就可以完成N迴圈了。
這種情況對於普通消費品生產製造企業而言,可能是好事,因為這樣的市場對技術需求不高。
沒有外資來搶飯碗,國內的企業完全能夠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
可是對於H公司這樣的電子廠商,可就夠頭疼了。
因為一旦那些生產電子和微電子的外資企業,真的離開了最大市場。
那麼下一步的市場環境可就會更加惡劣了,因為他們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成本提升。
人家工廠搬遷的成本,最後肯定要分攤到他們的產品上。
而他們出產的那些產品,卻恰恰又是國內這些電子廠商不可或缺的。
想要在這個圈子裡混下去,那就必須要採購人家的電子元器件。
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由廣大的消費者來買單……
“萬幸萬幸,現在發現了這麼一家星火科技,正因為有他們的出現,才可以讓那些外資廠更加有所顧忌……”
於總和何小君聊到最後,話題又轉回到了星火廠的身上。
相信星火廠的出現,肯定可以彌補那些日韓企業離開之後的市場空白。
“到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走了之後,想要在保住這個市場,呵呵,做夢去吧!”
“何總你可以和星火科技那邊說一聲,我於某人雖然不是什麼大老總,但是在國內電子產業的圈子裡,那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這次我回去之後,肯定會替他們發聲,讓國內更多的廠商知道,咱們國內還有這麼一家微電子企業……”
於總給何小君畫了一張大餅,不過他倒也不算吹牛,於總在國內電子廠商的圈子裡,確實影響力不小。
而他如果真的做了這麼一個表態,那對提升星火科技的知名度,可遠比在電視上打廣告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