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國內業界,對華威的議論聲很多,對這家公司的印象也是褒貶不一。
很多IT民工們對這家公司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這家企業確實紮紮實實的給大家開高薪,在他們企業,只要你肯幹,你就能夠拿到高工資。
而恨他,則是因為這家公司,講究狼性文化太狠,過了三十五歲,只要你沒能升到管理層,就會想辦法把你開掉。
所以在這家公司工作的壓力會非常大,很多人甚至等到了三十五歲,都不等公司動手,自己就會主動辭職。
因為壓力太大,自己都熬不住。
可即便如此,於總也知道,公司內部其實還是存在著很多混日子的老混子。
這些人你也不能說他們沒能力,只是因為公司現在的企業文化導致他們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你說一個新員工,從進入公司開始,看到的就是公司的前輩們,每天都在加班。
而說實話,這些每天加班的員工,效率又能有多高?
又有多少是真心實意,在為公司加班的?
明明四個小時就能搞定的工作,非得拖拖拉拉,幹上八個小時。
然後在拿出另外的任務,在拖拉加班四個小時才下班。
明明八個小時就能搞定的工作,結果硬生生幹了十二個小時。
其實這樣的情況,不止是在他們廠,在其他的IT企業也是一樣存在的。
而且不光是存在於華國,甚至在日本和南朝國,也都是一個鳥樣。
只要是知名的大企業,都非常喜歡加班文化,這已經形成了一種病態。
其實說道根子上,這就是和儒家強加給民眾的奴性文化有關。
其實這種加班文花,最早的起源,應該是公司建立初期,蓬勃發展的時候。
那個時候,公司因為成長迅速,業務非常繁忙,人手又不夠,可能確實需要員工們多加班。
久而久之這習慣就形成了。
而公司的大老闆也會產生錯覺,認為公司的發展都是和員工加班有關。
而等公司成長到一定規模之後,下面的中層領導們,為了迎合上面大領導的口味,拍上面的馬屁。
等到每天正常下班的時候,就會留員工下來加班,裝裝樣子。
讓上面領導一位,下面的員工都是敬崗愛業的好員工,其實就是為了讓領導看看他自己多有能力,多麼愛崗敬業。
上行下效,久而久之這樣的加班文化就形成了。
明明能夠八小時就完成的工作,非得幹十二個小時。
效率不效率的無所謂,就是要讓上面的領導知道,我就是這麼愛崗敬業,就是要裝出個好樣子。
而原本其他效率高的工作小組,一看有別的小組留下來加班,自然也就不好意思走了。
所以也要留下來加班,最後就漸漸演變成了整個公司都加班的狀態。
其實這些公司天天忙加班,看起來好像很忙,但最後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消耗在了扯犢子上,而真正的業績,卻並沒看他們幹出多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