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花了兩天時間,王總就拍板決定和星火科技簽訂合同,達成戰略合作的關係。
因為雖然他只來了兩天,但這兩天星火科技帶給他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
在這裡,他可不光是看到了星火科技的那套毫米波雷達整合攝像頭感測器,還看到了他們後面工程師給出的人工智慧程式設計解決方案。
要知道這攝像頭識別感測器,和鐳射雷達感測器,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首先他沒有鐳射雷達感測器探測的距離遠,精度也沒有鐳射雷達的高。
而且還非常容易受到光照環境變化的影響。
所以在識別路面障礙物方面,這種攝像頭就需要很厲害的人工智慧輔助了。
說白了就是圖形識別系統!
特斯拉在這個問題上,最開始是請世界上最牛的顯示卡企業英偉達,幫他們設計了一套專門的PX系列的晶片。
而等到第三代的時候,他們覺得英偉達的晶片不夠用,於是專門自己設計了一套FSD的晶片,來解決,他們自己工程師編寫的人工智慧識別系統,於硬體相匹配的問題。
最後就是靠著這套軟硬結合的體系,不但創造了一流的智慧化駕駛體系,還創造了最新一代的車載ECU。
現在特斯拉在國內的電動車領域,幾乎形成了橫掃之勢。
很多人不懂車,或者說不懂電動車的人,看了也許都會酸,說特斯拉有什麼啊?
簡配,還漏水,而且論效能也沒比其他品牌的電動車跑的遠多少,純就是一個收割智商稅的東西。
可其實他們不懂,特斯拉的賣點,其實一直都不是車。
他們買的是使用者體驗,是服務!
說到底上,他們買的,正是那些所謂純粹玩車人看不上的各種互動的電子裝置和配套系統。
人家的賣點就是科技感,未來感。
人家營造的就是那種,讓你一上車就會覺得這特麼才是未來汽車應該有的樣子的感受。
買的就是那種超前的科技感!
而不是什麼傳統的駕駛樂趣,車輛品質那些。
很多人對這樣的理念嗤之以鼻,可是他們卻忘了,當年蘋果是怎麼幹掉諾基亞的。
就好像蘋果手機剛推出的時候,諾基亞的副總,還在拿著諾基亞手機一邊砸核桃,一邊嘲諷蘋果手機。
結果只用了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諾基亞就被蘋果拉下神壇,五年之後就退出了手機圈了。
而現在的特斯拉在做的,就正是當年蘋果做的事。
只不過這次他們要用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
而現在國內,唯一能跟緊特斯拉的,在電動車製造領域,也就只有BYD了。
他們就像當年手機界的三星,雖然品牌影響力沒有蘋果那麼大,但卻也有著全產業鏈的優勢。
最起碼在硬體方面,他們落後特斯拉的不多,甚至在電源電池方面,他們憑藉著刀片電池的技術,還要領先於特斯拉。
唯一跟不上特斯拉的,就是在軟體方面,說白了就是在營造科幻感,給客戶提供的使用體驗方面。
他們比擅長營銷的老美,還是要差很多。
還好此前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已經展開了通華威的合作。
而現在橫空出世的星火科技,更是補齊了他們在技術上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