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車就正是王老師那位在吉大的同學,和名廚集團下屬的晨華汽車公司一起開發的一款新車型。
要說吉大的汽車製造專業,那可能是國內汽車製造專業裡面的佼佼者了。
其實晨華汽車搞新車,也並不怎麼需要這所學校的支援。
而是他們自己考慮到想要幫咱們國產汽車培養更多的人才,所以才主動找到了這個專業來合作。
而這個專業,一聽說是他們找上門,那自然就樂不得的和他們展開了合作。
於是就派了一批學員去了晨華汽車深造,很快就被安排到了諸多克隆工程師的門下,跟著學起了技術。
而要說國內的汽車哪裡最差?
毫無疑問,肯定是設計!
說句不誇張的話,國內的汽車設計師,真正能稱得上懂設計的,恐怕真沒幾個。
出了有那麼幾個能算是不錯的,大多數都是濫竽充數之輩。
這一點從國內幾大汽車品牌的設計總監,全都是僱傭的德國大廠出來的工程師就可以看得出。
我們的汽車工程師和人家差距真的太大了。
不說別的,就說汽車外形的設計,咱們比人家就差的太遠了。
因為一款車先不說什麼機械素質如何,就說外形,你都造不好,怎麼能讓人家願意為你買單。
一款車好不好,首先顏值你得過得去!
甚至很多消費者買車,都不是為別的去的,首先就是要被顏值吸引。
首先你車子得夠好看,這才能勾起人們的購買慾望。
然後人家才有瞭解你車子內容的興趣。
否則如果光是看一眼外形,人家就把你的車子給PASS了,你還玩的卵?
所以一款車子的外形很重要。
而我們的設計師,恰恰在這一塊就非常弱,甚至可以說弱爆了。
不過還好,這次有了星火科技的克隆工程師助陣。
他們很快就在汽車造型這一塊,給國內這幫學生上了一課,比如什麼叫做工業美學!
而在這方面,我們一直很弱。
畢竟我們的工業起步太晚了,而且跟著的第一個老師還是前蘇聯老大哥。
而老大哥在這方面也不是什麼行家,他們的作品,也一貫是傻大黑粗。
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倒是學了個溜圓。
很多東西,只講究功效,也不講究什麼美觀,反正能用就行。
在幾十年前那個特定年代,這樣的思想倒也沒錯、。
畢竟那個年代,咱們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年代,很多工業裝置,以前別說有了,看都沒看過。
現在突然能生產了,有可用的工具了,還窮講究什麼?
什麼好看不好看的,只要能用就可以了。
可是等到了改開之後,當西歐發達國家的那些競品進來之後,情況一下就變了。
人家的產品不但外形漂亮,還好用,你說誰看了不動心?
尤其是小日子過得不錯的那幫傢伙設計的機器,不光外形好看,最關鍵是非常的貼心。
很是能從操作人員的角度去出發考慮,設計的很多工具,用起來格外的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