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一線幹過很多年,所以也深知一線各種機械裝置的弊病,以及操作工人的需求痛點。
把這些結合起來,就可以設計出最好最新的機械。
然後以這些機械為基礎,還可以設計下一代的全新型機械。
而這種工程師的前景,就比原來那種純粹工人要有前途的多了。
畢竟這種工程師更加高階,而且最關鍵是,這種工程師,今後主要的工作是在岸上。
雖然有時候也要出海工作,可出海的時間也只是為了試驗機械裝置。
一旦機械裝置實驗成功,那麼人將來還是要回到陸地上的。
這種工作的好處就是,雖然薪資可能和在船上幹差不多,或者高那麼一點點。
但問題是,你可以在陸地上長期生活呀,這樣的生活就不影響家庭。
而前一種,你看似賺得多,可問題是你要常年泡在海上。
看似一個月可以轉五萬,可實際上其中兩萬都是出海的獎金和津貼。
如果不出海,也就只能轉三萬的死工資。
而且如果你和公司申請今後陪著家庭,不在出海的話,那你的工資還會被下調。
畢竟你的那些技術,在陸地上就用不上了。
人家公司雖然仁義,可也不是善堂,人家怎麼可能還給你開那麼高的工資。
而常年泡在海上的海員,又哪裡有家?
那位老師這麼一說,陳成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甚至一直到自己上初中的時候,父親的角色,在他們家都是缺失的。
因為父親是海員,要出海賺錢,所以常年在海上飄著。
所以他一年到頭,出了父親放假那幾天,其他時候都很少能夠看到父親的面。
家裡大大小小的活,都壓在母親肩上。
甚至有時候,他知道母親還曾經和別人有過那麼一段……
至於父親,也是因為知道了母親的事情之後,所以在船上工作時候分了神,才導致受傷,落下殘疾的。
雖然他的家沒有散,但是他卻知道,做海員的家屬真的是不幸福的。
而他將來可不想,自己的家也是那個樣子。
所以自從那位老師給他指明瞭出路之後,他就學習的更加努力,工作的更加認真了。
一方面是想趁著這幾年行情好,多賺點錢,給自己攢點家底。
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著多積累一些技術經驗,將來考學之後能有用。
而這幾天來,他一邊學習技術,另外一邊也和那位哈工大的老師,在學習理論知識。
那位老師看他是個可造之材,對他也是非常照顧,幾乎是有什麼問題,都會答覆。
這也讓他和那位方老師形成了很好的師生關係,他甚至在過個場合說了。
今後只考方老師的班,方老師交啥,他就學啥。
還真別說,小年輕這麼幾句話,還真把方老師個給感動的夠嗆。
雖然這方老師年紀也不大,但他從教育陳成這件事上,還真是體會到了那種為人師表的成就感。
就是在這種亦師亦友的幫助下,陳成迅速成長成為了船上的技術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