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兔國的混動車,都已經可以做到三百多一箱油,就可以跑一千多公里的成績了。
甚至BYD都已經宣佈,在明年將會上市一款全新的電動車,純電歷程就可以超過一千。
一旦這樣的電動車真正能夠生產出來,並且得到市場驗證。
那麼可以說,就真的是燃油車末日提前到來了。
是因為在未來五年或者十年之內,這種技術勢必會擴散到所有兔國車企的手裡。
到時候一千公里續航的電動車將比比皆是,完全解決了里程焦慮。
而隨著各大汽車企業加大投入,快充問題也將會紛紛得到解決。
十年時候,充電十分鐘,或者半小時,就能充滿電的電動車預計也將問世。
到那個時候,傳統燃油車將會徹底喪失優勢。
到那時,就真的是純電車的天下了。
而那個時候,就是不願改變的德系車的死期。
而在兔國已經紮根多年的BMW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才想著這次無論如何一定要抱緊了名廚集團的粗腿。
畢竟這家公司和星火科技的關係,可一直是不明不白的。
而且他們投資的勸業聯盟名下,可有不少在造車產業鏈上的企業。
如果能夠透過他們和那些企業搭上關係,那麼BMW在造電動車的時候,肯定也能獲得相應的技術支援。
畢竟在電動這一塊,他們真的短板太多了。
其實這還真就一點不誇張。
因為現在在電動車領域,真正掌握著核心技術的,其實就三家。
美,日,中!
其中兔國在所有電動車專利技術申請方面,就佔據了百分之五十。
而米國又佔了百分之三十,日本佔得最少,可問題是日本佔據的技術確實最關鍵的一種。
而米國佔據的專利,則是最高精尖的。
比如鋰電池的陽極,和陰極材料,甭管是磷酸鐵鋰,還是三元鋰,你都是根據人家米國人的理論研究出來的。
而日本人掌握的則是電池隔膜的專利。
而兔國,那就是製造方面的優勢了。
比如利用成本優勢,佔據電池市場,還有BYD的刀片電池,其他廠家的彈夾電池等等。
雖然各有不同的叫法,也並沒對物理性質做出很大的突破。
可是這種佈局方面的專利,卻保證了鋰電池的安全使用。
其次既是電機,在大功率無刷電機方面,兔子還是很強大的。
而德國人,也就只有在PLC,和IGBT方面的一點點優勢了。
可問題是這些優勢卻不是不可以替代的,比如兔子最近加大了在這些領域的研發投入。
尤其是在PLC方面,兔子的產品,在水電站,火電廠,和高鐵上面,就已經替代了德國貨和日本貨。
IGBT方面,德國人可以說除了英飛凌的晶片之外,就再也沒有任何優勢了。
以至於前段時間,他們不得不組織歐盟的商會,和兔子舉行了會談。
要求他們終止這種自給自足的商業模式,給出的理由,則是可笑的,這樣會威脅到他們的自身利益。
嫩孃的,這簡直就是強盜邏輯,這些年來,你們趴在咱們身上吸血,咱們也就不吱聲了。
可是問題,當H公司遭遇封禁的時候,你們居然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