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啟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可透過一段時間的考核,德國人發現,他們按照分配製度招進來的某些員工。
不管你投入多少精力,他們的成材比率就是很低。
這也讓各大公司非常苦惱。
如果要是從兔國這邊直接把人簽過去呢?這不就省的自己培養了?
因為兔國的技工一向是以吃苦耐勞而聞名的,而且新一代的年輕人在創造力方面,也非常厲害。
至於科研人才,那就更不用說了。
真的一點都不比德國本土的科研人員弱,甚至某些方面更強。
所以BMW這次是鐵了心的想要和名廚集團搭上線。
因為在未來的新能源時代,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幾乎所有的德國車企都知道,他們要面對的就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可現在他們又處在一個矛盾悖論並存的時代。
任誰也想不到,阻擋德國汽車轉向電動車的居然會是德國人自己!
沒錯,就是德國人自己。
其實現在所有但凡懂一點科技的人都知道,在未來一百年之內,汽車走向清潔能源,註定是要走純電,或者混電的路線。
至於氫能源車,除非你在最近能夠在技術和材料上去的重大突破。
否則最起碼五十年之內,氫能源車是沒法替代電動車的。
因為無論是製備,還是運輸,都存在著巨大的技術短板。
可是電動車就不一樣了,如果按照現在的太陽能技術,和風電技術。
那麼大規模使用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是可以輕鬆做到的。
可現在德國的問題就是,首先是德國自己的民眾排斥電動車。
保守的德國人,更加喜歡燃油車,甚至很多人認為電動車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車。
而且他們也不可能像兔國和米國一樣,大量建設太陽能電廠,和風電場,來獲得清潔能源。
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的土地……
而依靠火電,或者核電,對他們而言,又完全背離了清潔能源的宗旨。
並且日本311的案例,可是歷歷在目,也正是那年日本遭遇那場災難之後,整個歐洲都開始限制了核電。
所以對他們而言,使用電動車,其實也一樣製造汙染。
而德國本土,又是德國汽車品牌所不能錯過的市場。
再加上廣大技術落後的東歐和南歐地區,都是德國汽車銷售的主要市場。
而這些市場裡,又有很多和德國人持類似態度的人。
分成若干小國的歐洲,真的不太適合搞純電車。
而歐盟在8月初,又釋出了在五年後禁止銷售燃油車的禁令。
可是在9月6號,大眾的總裁就公開表態,這不現實。
他希望督促德國政府,和歐盟展開談判,要求延長燃油車銷售的期限。
由此可見,現在的德國車企思路有多麼混亂。
一方面他們不願意放棄燃油車的紅利,而另外一方面又拼命阻止純電和混動車的到來。
可實際上,就連他們自己都知道,未來即使屬於混動車和電動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