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啟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我的想法呢,是在咱們這個新區,打造一個以教育為核心的新城!”
“不過這個教育產業呢,又有別於咱們其他的教育體系。”
“我打算在這裡,採取全新的教育模式,完全模仿德國的工程師培養體系!”
“此前我們在濱城也有過實驗,效果非常不錯。”
“我打算把那個技工學校搬過來,畢竟省城這邊基礎更好。”
肖鋒的這番話,可是把上面的領導聽得是喜出望外。
關於濱城那邊技工學校的訊息,他們可是聽了老多了。
很多濱城本地的孩子,都因此從中受益,連帶著不少工業企業也獲益良多。
可對肖鋒而言,在濱城這邊搞這樣的學校,也有一種苦惱。
那就是儘管上面採用了很多的手段,可是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加。
濱城的土地價格依舊是出於緩慢上漲的過程中。
哪怕現在國內其他城市,已經因為國家的調控政策,開始出現房價下跌的現象了。
可在濱城,房價卻依舊很堅挺,並且還出現了緩慢上揚的過程。
麼得辦法,地產這種東西,就是一種恆定的資源。
哪怕德國對炒房,實行了最嚴格的管控,可最近二十年。
德國經濟發展好的區域,房價也依舊翻了倍。
比如慕尼黑,和柏林,都出現新區房價翻倍的情況。
而且買房,專門出租吃紅利的現象依舊不少。
畢竟食利階層從古至今已經存在幾千年了,你是不可能把這些人杜絕的。
而濱城本來地理環境就特殊,城市就處於丘陵地帶。
城市被大大小小的山丘給分割成了很多區域,所以土地供應本來就緊張。
而這些年來因為工作環境好,而且又有大量生化環材企業在這裡落戶。
越來越多有真本事的年輕人,來這裡闖蕩。
而且這裡可和那些喜歡搞網路經濟的網紅城市不一樣。
你去那些網紅城市,只要你是個女的,你膽子大一點,底子不算太差。
在臉上割幾刀,就能變成一個人造美人。
然後對著手機扭扭屁股,漏點肉,可能就會成為網紅。
然後你就可以帶貨了,賣點服裝日用品啥的。
可是在這裡,可根本沒有網紅經濟的土壤。
你想來這座城市打拼,並且留下。
那你最低也得有211的學歷打底。
而且在別的城市很難找到工作的生化環材這樣的天坑專業,在這裡卻非常吃香。
因為這裡有著國內最多的各種各樣的實驗室。
最初只是第九實驗室和陽光醫院牽頭的,醫療器械和醫藥等方面的實驗室。
可是後來,隨著來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發現這裡環境非常適合創業。
既有年輕人喜歡的大城市的基建基礎,環境有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