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只是民用領域,至於在軍用領域那就更不用說了。
甚至可以說,有了這種複雜曲面腔體加工的能力,絕對能夠是兔國的航空航天,和航海領域的技術,比以前足足提升三代。
一想到這,VW的人心裡就酸酸的。
曾幾何時啊,這些兔國人就是跟在他們身後,讓他們看不上眼的一群小弟。
可是現在,人家居然能夠製造出這樣一臺神秘的機器。
最關鍵是這臺神秘的機床,他們甚至連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想想也是,這種機床現在絕對是兔國人手裡的殺手鐧級別的存在。
不過目前看來,兔國人好像還沒有擴散那種機床技術的意願。
甚至可能想的還是先把技術保密,而且不擴散到民間。
之所以這樣,也是忌憚鷹醬老大哥吧……
畢竟挖牆根這件事……
德國就是前車之鑑啊!
想想一百多年前,他們的領導人就是沒忍住,非得當面和鷹醬的堂哥約翰牛硬鋼。
結果硬鋼了兩次,最後的結果就是世界經濟中心,從歐洲轉移到了美洲。
反倒是成全了鷹醬,讓鷹醬撿了大便宜,從原來的拎包小弟,一下成了世界老大。
而這次的兔子就聰明多了,他們這是要奉行進村的悄悄,打槍的不要的原則啊!
挖牆腳要悄悄的開始,等到最後鷹醬反應過來時,他們已經壯大到能讓對手無可奈何了。
所以德國人嘆了口氣。
既然這樣,那就只能選擇合作了。
畢竟VW可是要靠兔國市場來續命的。
雖然現在他們的日子沒有以前好過了,可他們也知道。
只要他們勤勤懇懇的做好車,並且在價格上在優惠那麼一點點。
還是能贏回一部分消費者的。
畢竟他們在這裡耕耘了快四十年,這麼多年積攢下的口碑,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被消耗光的。
只要一天電動車還沒能全面佔領市場,他們就依舊能獲得很滋潤。
更何況現在的電動車,還有一個知名的弱點是沒辦法客服的
那就是冬天的放電問題。
任何一款電動車,到了冬天,尤其是在高緯度的寒帶地區。
電池容量都會銳減,原本400公里的行駛里程,你能開個250就不錯了。
正因為這樣的里程焦慮,所以很多北方的消費者是輕易不會選擇電車的。
所以他們VW還有時間。
雖然他們在混動,和純電領域,現在技術都不領先。
但VW的人覺得,只要他們努努力,應該很快就能追上來。
畢竟電機技術又不是什麼難事兒,而且電池這一塊,雖然他們沒太多技術。
但可以從N德時代那邊買啊,而且還有三桑,LG的競爭,所以電池這一塊他們到不擔心。
因為這個市場,沒人能做到一家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