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電車充電才花幾個錢?而且後期保養費用極低,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
也就是幾萬公里,去做個檢查,平時沒啥事,根本也不用去做保養換個機油啥的。
可是燃油車就不同了,你說一週要加一次油吧?
然後五千公里,或者半年又要去保養一次,一年下來,光是這些就要花掉小兩萬塊錢。
可是電車,這些費用是都沒有的。
所以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電車的主要原因。
而電車廠商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直接取消了4S店。
既然也沒打算在後期維護保養方面賺錢,那為啥還要這種二道販子。
而且這市面上,因為這些二道販子加價,提供劣質服務,敗壞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口碑的事情還少嗎?
直接取消了這些二道販子,然後讓利給消費者,這不更加有利於打造企業自身的形象嗎?
所以現在幾乎所有的新能源車企業,都取消了4S店。
都把銷售店,放到了各大商場裡。
大家可以在商場裡看車,然後在網上預約試車,然後試車滿意之後,在網上下單。
這樣就可以做到公開透明,省去了大家像傳統買車那樣,和4S店討價還價,甚至還要被欺騙的煩惱。
雖然這種趨勢才剛剛開始流行,但卻給大眾這樣的傳統車企狠狠的上了一課。
我曹,你們這幫小年輕,不講武德啊!你們這是要亂拳打死老師傅啊!
特孃的,原來還可以這樣賣車噠?
這下,他們原本認為的高深的護城河,一下就沒了。
然後就是最近半年來,混動車和電車,在兔國市場銷售的突飛猛進。
在之後就是幾家傳統兔國車企,在技術上接二連珊取得重大突破,大手筆的搶佔市場。
然後他們自身,因為此前過度透支消費者的情懷,再加上自身技術上的一些缺陷。
兩個大眾,紛紛出現了銷量大滑坡的局面。
這就讓他們真的慌了。
所以南北大眾,已經是達成了共識,那就是要徹底痛定思痛,做一些重大的改變。
首先就是,他們也要嘗試像網際網路車企那樣,去掉中間商,直接面對消費者了。
採用全新的銷售模式。
因為他們也看到了這種銷售模式的好處,去掉中間商,確實可以節省大把的費用。
這樣一來,除了有更大給消費者讓利的空間。
對他們而言,也會有更多的利潤,這一點對德國人尤為重要。
要知道在貪婪這一塊,他們可是……
而且這樣的銷售模式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好處,那就是可以直面消費者。
直接瞭解消費者的各種喜好,然後根據消費者的喜好來做設計。
這也是他們從網際網路車企哪裡學來的。
像以往那種,汽車製造企業高高在上的態度,在未來肯定是行不通了。
以往設計師設計的車型,都特孃的是根據設計師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