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看來,好像星火科技採用了完全另外一種辦法。
據說他們在廠區後面,修建了好幾個大型蓄電池。
而這些電容據說就是大名鼎鼎的鈉離子電池了!
話說最近一段時間,鈉離子電池的概念炒作的非常火熱。
尤其是國內頭號電池企業,前段時間宣佈攻克了鈉離子電池技術之後。
他們的股價在港交所據說是連續幾天高開,甚至還一度把他們的老闆送上了國內首富的寶座。
據說就是靠這技術,導致企業股價上漲,從而讓那位老闆的身家超過了傑克馬。
而國內的自媒體,也跟著各種花式炒作。
那段時間布斯總也關注了一下這鈉電池的訊息,畢竟他是做手機的。
手機上也要使用電池,所以他很像知道這鈉電池到底比鋰電池好在哪裡。
可後來看了很多自媒體大V的各種講解。
可到最後,卻看到的都是這幫人胡扯八扯,但關於鈉電池真正的奧秘卻沒一個人能說到點子上。
全特麼是一群蹭熱度的。
從那次之後,布斯就知道他關注的那些科技自媒體大V,其中一半是水貨。
他們關於很多技術的講解,其實大部分都是從某乎上抄來的,然後有的自己還改改文案。
有的是特麼半點不改,就直接給生搬硬套過來的。
最後無奈的布斯總,不得不請教了幾個專家,這些真正的技術專家,最後才算把問題給他解釋了個明白。
原來為什麼選擇鋰來作為電池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是因為這種元素非常活潑,在元素週期表裡前面的氫和鋰,是兩種最活潑的元素。
也是最適合用來做電池的元素。
不過此前人們在氫元素上面砸了大巴的銀子,可因為這種元素在儲存和運輸方面都有很大難度。
所以在沒有特殊材料攻克之前,這種元素還不能大面積推廣使用。
但鋰電池就相對安全的多了。
可是鋰電池雖然好用,但現在也有紛爭,比如南朝國LG主導的三元鋰方案,和國內BYD堅持的磷酸鐵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的好處就是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大。
可這種電池的問題也很突出,比如容易洩露,非常危險,而且冬天放電效果不佳。
而BYD堅持的磷酸鐵鋰電池,雖然能量密度不能做到三元鋰那麼高,但勝就勝在,在採用到了新設計方案之後,電池安全性有了大大提升。
而且冬天效能,相對比三元鋰好那麼一丟丟。
但不管採用哪種方案,我們如果主推鋰電池,那麼都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成本高。
為什麼我國現在主推電動車技術,來替代燃油車。
就是因為我們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而要走的路線,還剛好非常危險。
而推廣電動車,那就要生產製造大量的鋰電池。
而鋰電池裡面的三元鋰,我們是不可能推廣的。
哪怕這種電池能量密度高,可問題是裡面還需要鎳和鈷。
這兩種元素都是我國稀缺的元素,鈷主要產地在剛果,鎳在印度尼西亞。
我們國內的儲量都非常少,也就鋰礦相對多一些,但也都是開採成本較高的鋰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