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現在光是靠著這些傻缺的跪舔,他們就能賺得盆滿缽滿,那為什麼還要去升級技術呢?
研究什麼電動車?有這個必要嘛!
只要我們隨便拿出點技術來,這幫傻缺就會自動跪下來舔,把錢舉過頭頂送過來。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投入電動車呢!
也正是因為這樣傲慢自大的心裡,才讓德國人在轉進到電動車領域,已經是落後了。
其實可以說德國人,從來沒把華系車當過對手。
他們從來都沒怎麼正眼看過咱們,這幾年來,他們之所以還是陸續推出了幾款電動車。
完全是因為受到了特斯拉的刺激!
因為特斯來的出現,確實搶佔了不少高階車的市場,尤其是BBA的銷量,在米國地區明顯受到了影響。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特斯拉用料非常糟糕,簡配更是喪心病狂,但大家還是會把特斯拉當成豪華車來買。
因為大家認為這車值,就是夠科幻,就是夠未來,就是能給大家帶來超強的客戶體驗。
而這也讓大眾格外的眼紅,要知道大眾想要升級挑戰BB兩家已經很久了。
雖然他們名下也有奧迪,但他們還是眼紅BB兩家的利潤。
所以也就嘗試著推出過兩款混動車型,可說句實在話。
就他們那混動車的實力,真的連我們國產的老頭樂都不如。
技術也就是一般水準,可價格卻帶著滿滿的德系傲嬌的味道,貴的要死,還一副愛買不買的沙雕德行。
反正誰買,誰才是傻吊。
也正因如此,肖鋒才格外不看好,大眾在未來電動車領域的將來。
就說德國人那點小心思,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在被鷹醬一巴掌把生物柴油的美夢拍碎之後,他們也就老實了。
他們在新能源領域,就再也沒什麼太大的動作了。
尤其是在電動領域,他們也沒有了以前的投入和果敢。
顯然是因為在兔國躺著都能把錢給賺了,所以人家實在沒有繼續轉型的動力。
當然也正因為國內這些舔狗的存在,才讓大眾如此的懈怠。
所以說事情總是有好有壞,你也不能說這些舔狗就一無是處。
但他們的跪舔,最起碼在長遠的方面,確實是麻痺了德國人,讓他們覺得既然躺著都能把錢賺了。
那為啥還要那麼辛苦的去搞研發呢……
當然也不是說,德國人在電動車領域,一點研究都沒有。
最起碼,德國的配套大佬,博世在這個領域,還是有很多專利的。
比如他們和特斯拉合作推出的給電動車專用的剎車動能回收系統,IBOOSTER,也就是後來特斯拉頻繁出現剎車故障的那套體系。
還有西門子在電機方面,也確實是有著兩手的絕活。
所以這也是德系在電動車領域,比日系品牌強的地方。
好來他們還有其他的公司,在電動車領域掌握著一些獨門技術。
不過如果他們不加大力度深耕的話,那麼早晚這些技術優勢,也將會華系車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