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到底是什麼理念會這麼嚴重?
說到底,就是歐洲老牌廠商早年給自己樹立的人設,這時候很難擺脫啊!
其實現代汽車的起源,確實是德國率先發明的。
可是真正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發揚光大,卻是鷹醬。
從上世紀的福特造出的T型車開始,汽車作為普通交通工具,才開始真正走進了千家萬戶。
而那個時候的德國,在汽車領域主要研發的還是柴油車和貨車。
二戰之前的德國或者說歐洲,只有富裕家庭才能買得起,用得起汽車。
而那個時候的米國,很多普通家庭,其實已經都能用得起小汽車了。
而真正的近現代汽車起步並且走向繁榮,應該是從二戰之後開始。
二戰之後的德國和法國,開始把大量的精力放到家用汽車的研發上。
可那時候真正在汽車領域遙遙領先的還是米國。
米國人已經開始用上自動擋的凱迪拉克了,而歐洲人卻只能進口米國的福特。
而那個時候,為了讓歐洲消費者購買歐洲自產的汽車。
歐洲這些車企就要營造一個噱頭,於是就有了駕駛樂趣這麼個說法出來。
其實說白了就是差異化競爭,給自己貼個標籤,自己搞不出自動變速器,就把手動擋說成駕駛樂趣。
彼時的美系車,已經是AT變速器和8缸發動機大行其道了。
而歐洲的汽車,還在以德國大眾甲殼蟲,和法國雷諾的小型車為主。
和米國車比起來,真的是又小又寒酸。
那時候的美系車,在歐洲,那是妥妥的高階豪華車的典範。
甚至歐洲最早的賽車,都是仿了福特野馬的大馬力發動機起步的。
至於德國的BBA,那也都是從米國引進的豪華車如凱迪拉克,然後開始仿製的。
不過驕傲的歐洲人肯定不會公開承認,然後為了給自家的消費者洗腦,他們就尤其強調什麼人車合一,駕駛樂趣這些狗屁說法。
真正給歐洲車崛起契機的,還要數70年代的中東石油危機。
因為那幾次中東戰爭,都導致了油價暴漲,而大排量的美系車,油耗實在太高。
這就導致了他們是去的大部分的市場,甚至連本國的市場都被日系車侵佔了。
更遑論歐洲了,而且那時候的手動擋比自動擋略微省油,所以歐洲人所謂的駕駛樂趣就更加盛行一時。
而他們對車子的這種所謂汽車文化,和洗腦,甚至也波及傳遞到了國內。
甚至即便到了2000年左右的時候,國內還有很大一票人,在說什麼,老子就喜歡開手動擋的車。
就喜歡換擋的時候,那種人車合一的樂趣。
其實,特碼的手動擋有個狗屁的樂趣哦,之所以開手動擋,還不是因為大家都窮?
如果真的買手動擋能帶給大家所謂的駕駛樂趣的話,那為什麼到現在,手動擋幾乎都已經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