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首先他們根本就沒辦法做到全身心的投入。
你比如,現在像BYD就已經全面轉型向電動車研發了,國內的好多傳統車企,也已經開始佈局,加大在電動車領域的研發投入比重了。
還有大量的網際網路公司會接二連三的入局。
而像大眾,和豐田這樣的傳統車企,他們卻根本就沒辦法做到像這些車企一樣全身心的投入,或者說哪怕是加大新能源電動車領域的研發投入,他們都做不到。
你說他們是沒錢嗎?不,他們不缺錢!
你說是他們沒技術嗎?不,他們也不缺技術,但為啥就是做不到呢!
很簡單,因為他們都是人啊!
這就是人性啊!甭管你是德國漢斯還是腳盆雞,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現在在傳統汽車領域,他們還有大把的利益可以攫取啊!
一點不誇張的說,現在他們還沒有度過躺著也賺錢的黃金期。
你就說豐田,那樣瘋狂簡配,發動機越造越垃圾,機油乳化問題比比皆是。
可光是靠在國內豢養的一大幫水軍,再加上多年積攢的口碑,他們每年也能賣個上百萬輛。
大眾也是一樣,連帕薩特這種打江山的招牌B級車,都能瘋狂簡配安全龍骨使用的高強度鋼。
不把心思用在好好造車方面,反而是開了一個實驗室,專門研究汽車關門的聲音。
專門研究怎麼減輕車身用料強度的同時,還讓車子關門的聲音越發清脆好聽,有高階感。
就這麼瘋狂的割咱們國人的韭菜,可卻靠著早些年積攢的口碑,和豢養的大把水軍。、
他們在國內割韭菜已經瘋狂到鐮刀都掄冒煙了,依舊能賺的盆滿缽滿。
你說,你讓他們怎麼捨得放棄傳統汽車領域的研發,轉頭去搞電動車研發?
而且你以為,他們公司內部就沒有派系和山頭嗎?
現在他們公司內部,自然是傳統內燃機的派系佔據著高位,和權勢地位。
可如果公司決定大手筆投入去研發電動車,勢必就會影響到燃油車這個領域的投入。
回僱傭更多的新人,來搞電動車,並且提高這些人的地位。
至於原來搞燃油車的老前輩,自然就失去了地位,甚至可能會失業。
所以你說,他們公司內部現在山頭上這些人,會不會同意大手筆投入去搞電動車?
這特麼不是給自己挖坑呢嗎?
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不會同意這麼做的,只要自己在位置上一天,就要保證屁股坐的方向是對的。
所以他們在最近十年之內,都不可能在電動車領域有大的動作和突破。
甭管是豐田,還是大眾,又或者是BBA都是如此。
其次就是,哪怕他們就算在電動車領域加大投入了。
可如果不具備網際網路思維,在未來的全新智慧化汽車領域,他們一樣是沒前途的。
因為其實我們所說的電動型能源車,其實只不過是智慧化汽車的起步。
未來二十年後,我們的汽車,其實最終的演化方向,就是一個全新的智慧化移動終端。
人們每天上車之後,輸入目的地之後。
就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好路上這段時間,解放自己的雙手。
或者休息睡覺,或者看一場電影電視,又或者學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上網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