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給出各種優惠條件,最終讓這些人留下來,為他們所用。
如果說有一些是真是有實際發現的,尤其是對社會非常有用的實際發明應用。
哪怕這些發明已經申請了專利,他們也會搞清楚理論。
然後從其他的方向開始逆向研發,而且以西方,尤其是米國的科技根底。
他們還真就很容易會逆向攻破,這些專利技術的。
不過這樣的情況從第九實驗室的產品橫空出世開始,就被打破了。
要是以往,有一家公司研發出第九實驗室的看家本領,小分子膠原蛋白這種牛掰閃電的物質。
那早就把這產品吹破天了,而且研發的團隊,肯定會在各種科研雜誌上刊登各種論文。
闡述這種膠原蛋白的研發歷程,怎麼做的實驗,用了什麼原材料之類的。
畢竟這種發明,那絕對是劃時代的發明。
別看只是一款單一產品,但這玩意的作用可是堪比可以造人的幹細胞的。
任何科研團隊只要把這產品的研發歷程公佈出來,那名揚天下,開山立派絕對是輕輕鬆鬆的。
而且名利雙收,那自然是順理成章的。
可柳葉刀,還有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這些頂級的醫學期刊,卻等的花兒都謝了。
也沒收到來自第九實驗室的科研團隊發過來的任何一篇期刊。
這可是讓他們非常惱火,你們這麼不配合,你讓我們怎麼來搞逆向研發啊?
我們不能搞逆向研發,我們的輝瑞,槍聲,羅氏這些企業,怎麼做出同樣的產品賣錢啊?
更可恨的是,你們不但不發表任何期刊,還特麼的不申請任何的專利。
你們這是對你們的產品有多自信啊?
你們怎麼就堅信你們的產品是無法山寨的呢?
國外這些科研期刊真的是乾瞪眼,但卻沒辦法,根本是拿第九實驗室無可奈何。
他們也琢磨了,難不成那個科研團隊的傢伙們,都是一心只求科研的聖人?
難不成諾貝爾獎這樣的成績和名頭,已經無法誘惑他們了嘛?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端著架子。
既然第九實驗室的神秘團隊不願意公開這種小分子膠原蛋白的研發過程,那我們就組織人手逆向山寨好了。
最開始還只是歐美的一些做化妝品的公司,組織了團隊,對這種小分子膠原蛋白進行了逆向研發。
可是這個團隊,研發進行了幾個月,投入花了二三十個億,就不得不放棄了。
因為沒有人家團隊發表論文,開宗釋源,進行理論方面的指引,他們根本連怎麼研發這種小分子膠原蛋白的理念都不知道。
甚至連從哪個方面開始的角度都不知道,這還搞個屁?
所以這些化妝品界的巨頭很快就放棄了,然後他們只能一個二個低著頭,乖乖的找到第九實驗室的門上去購買,這些小分子膠原蛋白的成品。
作為自己的公司化妝品的原材料,這樣才能在化妝品界存活下去。
畢竟這年頭,如果哪家化妝品公司的頂級產品裡,如果說不含有這種小分子膠原蛋白,那簡直就沒法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