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行業又多暴力,但凡是做過餐飲的就都知道。
一杯奶茶,儘管現在各個商家用盡各種手段來包裝,讓這飲品看起來很是高大上。
可實際上,成本也不過就是一兩塊錢而已。
哪怕現在大多數奶茶店不在用奶茶粉,而是用真茶葉沖泡。
可一般他們採購的也都是最便宜的茶葉而已,而且即便不用植物末,用的都是真牛奶。
可這牛奶,也都是用奶粉衝出來的復原奶而已。,
而現在奶粉的到岸價格,真的非常便宜。
大包粉的奶粉,到岸的價格也就是兩萬四五千左右每噸。
而每噸這樣的奶粉,能夠衝出多少杯奶茶?
數十萬杯,應該是沒問題的。
這樣一排,平攤到每一杯奶茶上面的奶粉成本,也就幾毛錢而已。
而一杯奶茶,真正的成本,則是在人工,水電,和房租上面。
現在的奶茶店,大多都開在人流量大,比較繁華的街角,或者商場裡面。
所以店租的成本才是奶茶店經營的大頭,而且經營奶茶店的電費和水,也是一大成本。
但平均到每一杯奶茶上面,其實也並不算太高。
刨除這些成本之外,最貴的成本,可能就屬加盟費了。
現在品牌方的鐮刀,可不是那麼好躲的。
敢奶茶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幾乎全靠品牌方的運營投入,才能開啟知名度。
而有了知名度,顧客才會光顧。
否則街面上的奶茶店鋪千萬家,大家口感都差不多,人家為啥要選擇來喝你家的?
還不是那些品牌方在運營方面上舍得下血本?
而且這些品牌方宣傳的套路,和以前也大不一樣了。
以前,品牌方想要打響知名度,那肯定是要鋪天蓋地的打廣告。
電視上,公交站,地鐵上,各種流媒體,和廣告牌位,都花錢去砸。
但是現在這套路已經不太好用了。
品牌方更常見的套路,就是先請網紅帶路,靠著網紅的流量,來準確的定位客戶群體。
比如誰是受年輕人喜愛的網紅,他們就找誰。
然後就是在各種網路論壇起請水軍來宣傳。
反正砸錢也非常猛,之後就是狠下心來,自己一口氣先開上幾百上千家的連鎖店。
畢竟店面多,也只一種自我宣傳的模式。
否則你哪怕再網上宣傳的在猛,可是實體卻一家都沒有。
人家就算想喝,都找不到你的店,那又有個卵用。
這樣多方套路一起上,才能讓品牌在市場裡站穩腳跟。
不過這麼一搞,前期沒個幾千萬,上億的投入,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這投入夠了,消費者接受了。
接下來才是揮舞鐮刀,搞加盟割韭菜的時候。
當然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最後所有的成本自然都是消費者來承擔。
一杯二十多的奶茶,其中成本也就有十二三塊,剩下的就都是店家的利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