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們的機床在加工的時候,夾具並不像傳統工件那樣是固定的,而是不停移動的。”
“大家從外面看,這工件移動好像就是兩條夾具,在不斷的震顫,好像只不過是在化解刀頭轉動帶來的衝擊……”
胡總這時候一邊指著身邊的機床,一邊給大家解釋。
而這時候,那些科技大咖們,則眼裡各個都伸長了脖子,緊盯著胡總的一舉一動。
一些上心的,還拿出了小本本開始做起了筆記。
沒辦法,因為今天的會議保密程度非常高,所有現場的與會人員,是都不允許帶任何電子裝置進入會場的。
所以大家這時候,只能拿出小本本做筆記了。
畢竟這可是胡總,再給大家介紹這機器人的好處啊。
“事實上,我們的夾具在夾持工件看似在不斷的震顫,可其實他們的震顫可不僅僅是在化解刀頭帶來衝擊力那麼簡單。”
“而是在震動的同時,不斷的微調整工件於刀頭接觸面的角度,一來是保證刀具於工件能夠緊密結合……”
“二來,也是在配合刀具,對工件進行最完善的加工……”
胡總說的輕描淡寫,可他這番話一出口,卻相當於在平靜的魚塘直接丟下了一顆原子彈啊!
“握草,真的又這麼牛掰?”
“哇,這怎麼可能的哇?”
“這也太玄幻了吧?”
“我怎麼感覺,這是在聽科幻?”
現場的專家們亂了套了,總感覺這胡總是在吹牛掰,可是人家實打實的裝置就擺在這呢。
而且剛剛也大家也都被這臺裝置秀了一臉。
雖然感覺這胡總像是在吹牛掰,但這時卻又感覺他這話又有那麼幾分真實可信。
反正時候大家的腦子是徹底的亂了套了。
為什麼會這樣?那完全是因為胡總剛剛所說的那句‘配合’刀頭來加工!
要知道這是,多少裝備製造人,所夢寐以求的加工狀態啊?
但在星火科技誕生以前,這種狀態也只能是存在於夢中而已,對於這些搞機加工的人,那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神蹟。
以往的傳統機加工工作狀態,那就是夾具將工件,牢牢固定住。
然後機床的另外一隻夾具,夾住刀具,在工件上不斷的車銑鑽磨,來進行加工。
總之在整個過程中,工件是肯定固定不動的。
但因為工件是固定不動的,所以在加工的時候,比如想要加工一些複雜曲面工件的時候。
人們就不得不從新設計其他型別的機床,夾具,來配合加工。
因為一種機床,肯定不能完成他想要的工件造型。
尤其是那種內部帶有複雜曲面腔體的金屬原件,比如飛機發動機上的渦扇扇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