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看看人家老美,那士兵訓練射擊,那絕對子彈敞開了供應,跟不要錢似得。
你說這樣用子彈喂出來計程車兵,戰鬥力能差麼?
還有就是咱們最重視的炮兵部隊,可說實話這些部隊,一年能打的炮彈數量那都是數得過來的。
炮彈咱們倒是不缺,畢竟以前拼命造了很多,現在還沒打完呢。
可關鍵是這炮管,咱們是實在消耗不起啊。
一根就幾十萬,這已經是價格壓得非常低的情況下了。
尤其是最近幾年,咱們的炮兵也在不斷更新換代。
原來的火炮,很多都已經被淘汰了,都換成了自行火炮。
採用的是綜合指揮作戰模式,說白了就是雷達,加綜合火控系統,來提高炮兵部隊的射擊精度。
可問題是,你雷達在先進,你無人機再能早早的發現敵人目標,可這炮得打啊!
你看看米軍如何訓練炮兵的?
幾個人一組的炮兵班,一次訓練,最起碼要打掉上百發的炮彈。
可咱們呢,一個連出去訓練一次,估計能打一百發炮彈就不錯了。
每次能夠敞開了造的時候,也就是幾年一次的那種大型綜合軍事演習了。
所以現在陸軍方面對於炮手培訓也非常的頭疼,你沒看那些普通軍種計程車兵,可以到了年限就退役。
可是有經驗的炮兵,軍方卻都會千方百計想把這些人留下來。
因為有經驗的炮手實在是太稀缺了,尤其是從新培養一個炮手,那可又是要耗費數百發炮彈,和幾根炮管才能出徒的。
而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咱們也一直在科技製造方面努力,想要解決這樣的難題。
咱們既然做不到米國那麼闊氣,訓練都可以讓士兵隨便放炮,找感覺,積累經驗。
但咱們可以在精度方面做文章啊!
首炮必中有些誇張,但三發之內能夠做到炮擊範圍誤差縮小到殺傷範圍之內,這就是咱們追尋的目標。
所以咱們最早從觀描方面開始下苦工了。
比如最早的炮兵綜合作戰指揮系統,米國人玩空中壓制,咱們搞不起,就玩炮兵綜合指揮。
說白了就是給炮兵配上雷達,指揮車,然後在給炮兵配上輪子,換成自行火炮。
這樣就大大提升了火炮的機動性。
在透過火控系統的提升,就大大提升了炮兵的戰鬥力。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米國人也需要打一百發炮彈,才能喂出來的炮手。
咱們也許只要五十發,就能訓練出來。
但就算如此,你也得讓炮兵班真的打五十發才行啊?
為什麼說打五十發,因為你要模擬各種環境,比如狂風暴雨環境,夜間環境,冰雪冰雹環境等等。
而且我們在電視上看的很多都是固定靶訓練,可實戰時候呢,誰會站在那裡讓你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