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讓液壓來改變炮管內部的結構,消除炮管內部鋼鐵的應力。
以此讓炮管外部在保持彈性的同時,讓炮管內部獲得更高的強度,以應對發射藥擊發時帶來的巨大熱量和衝擊力。
完成這一步之後,就是最後一步的切削拉膛線工序了。
而這個步驟,往往也是最難的。
因為使用的是深孔加工工藝,而且炮管還很長。
所以從外面根本是看不到炮管內部的情況的,只能靠工程師的經驗來判斷內部情況。
工程師們,會在炮管外部,看著鑽頭刀杆旋轉以及震動的情況,以及流出來的切削冷卻油的溫度來判斷炮管內部膛線的切削是否正常的。
而每年,就咱們自己,在這個步驟上報廢的炮管就會有上萬噸之多。
所以一門火炮,動輒價格就幾百萬,你以為這是胡亂要的嗎?
如果你瞭解這炮管加工的流程的話,你就知道,還真就不是。
而陸軍這邊,現在面對的問題,就是雖然咱們是有不少火炮。
但說實話,每年的訓練都少的可憐。
要知道咱們可是五常裡面,實戰經驗最少的國家。
咱們軍隊的戰鬥力,現在只能靠訓練來保持著。
而高質量,高強度的訓練,才是咱們軍隊形成戰鬥力的關鍵。
可問題是,咱們每年的軍費就那麼多,而現在國家又把主要的國防建設精力都放到了海軍和空軍這邊。
最近幾年陸軍方面就確實是放不開手腳啊!
即便是最近每年的軍費都有所增加,可大部分也都是拿去改善戰士們的生活,和日常裝備方面了。
畢竟人家米國大兵的裝備都已經武裝到牙齒了,可咱們總不能還讓戰士們穿著黃膠鞋上戰場呢吧?
你說防彈衣那玩意,確實平時不需要裝備太多,但軍靴你總該給戰士們配幾雙吧?
還有就是作訓鞋,也該更新換代了吧?
別老拿什麼黃膠鞋是傳統,穿著舒服之類的屁話來唬人。
穿過的誰不知道,那鞋不但燒腳,最關鍵是還特麼臭腳?
而且穿那鞋上戰場,以前真的是咱們沒得選的情況下無奈的選擇。
可現在科技都這麼發達了,咱們也不是那麼差錢了,如果還讓戰士們穿黃膠鞋上戰場,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別說上戰場了,就是日常訓練,那鞋都已經不太能滿足需求了。
崴腳,紮腳,容易傷腳等等問題是層出不窮。
也正因為理解戰士們的難處,所以現在陸軍方面,也開始講一些不合時宜的裝備開始退役了。
也正因為,在這些物資更新換代方面花費甚多。
所以咱們在大型裝備上更新換代的速度就慢了下來,這也沒什麼,畢竟現在咱們邊境方面的威脅也不大。
可關鍵是不能保證高質量的訓練,一直讓軍方很頭疼。
陸軍方面,別的不說,就說一個射擊訓練,有幾隻部隊能敞開了供應子彈,讓士兵們開槍找感覺的?